劉 虹
[摘要]就業指導課對幫助和引導學生就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中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性及問題。通過分析和研究目前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就業指導課的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詞]就業指導課課程特性課程問題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210183-02
根據(國辦發〔2007〕26號)“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的要求,及教高廳[2007]7號《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要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和效果列入就業工作評估范圍,并建議本課程安排學時不少于38學時。”該通知還要求“就業指導課將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旨在進一步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管理與評估。其中,開設就業指導課,使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掌握就業方面的知識和信息,這也是推動就業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開展對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指導課程的研究和建設十分必要,在此,提出一些對該課程的設計思路。
一、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指導課開設的現狀
(一)課程目標的確定
課程是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度,從教育者的角度,也就是“教什么”、“怎樣教”學生怎么學才有好效果的問題,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現階段作為公共課,既強調職業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的發展,這不僅僅要通過教學來激發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還應從教學角度促使學生更加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明確努力和奮斗的方向,并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和職業生涯管理的能力。
(二)課程的設置
按照《教學要求》,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設計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規定最低課時要求。有以下是3種組合方式,供設計課程體系時參考:第一種方式為開設一門課程,覆蓋整個大學過程;第二種方式為開設兩門課程,分別是《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與《就業與創業指導》;第三種方式為開設三門課程,課程名稱為《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社交與求職》和《就業與創業指導》。每種方式的課程內容均應結合各院校實際進行組合,但應包括課程的主要內容。參考上述課程體系建議,再制定具體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計劃。
(三)完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的重要性,了解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的過程;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學生要按照課程的進程,積極開展自我分析、職業探索、社會實踐與調查、小組討論等活動,提高對自我、職業和環境的認識,做出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本課程應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可采用課堂講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社會調查、實習見習等多種方法。
(四)從各高校就業指導的教學情況看
課程分為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而獲得的有關就業知識和技能,社會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生在某一社會工作崗位切身進行社會實踐的活動。就業指導課也因其社會性、廣泛性、變化性等諸多特點,使得該門課程不同于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如英語、統計學、會計學等傳統課程更多地通過課堂上的講解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傳授、因此也可以說就業指導僅僅通過課堂講授是不夠的。豐富的校園文化、有意義的社團活動都會幫助學生在學校期間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活動經歷,另外,通過學校對他們實實在在的社會實踐工作崗位的實習安排,對其塑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各高職高專院校目前在就業指導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95%以上的高職高專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課程內容包括職業生涯設計、求職面試技巧、就業政策和信息、就業問題心理分析、畢業生合法權益保護、創業理論指導等諸多方面的教學,對幫助學生了解和適應“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在就業意識,就業理念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等方面掌握了必要的就業技能和技巧,同時也對畢業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就業指導課的作用日益顯現,其獨特的作用逐漸得到學生的青睞和學校領導的重視,很多學校按要求將就業指導課列入了教學計劃中,一些學校經常派就業指導師參加中、高級就業指導教師培訓班,還有一些學校設立了就業指導課教研室,由此可見,高職高專院校對就業指導教學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二)課程內容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
由于一些學校的就業指導課只針對畢業生,課程體系沒有體現全程化。課程內容偏重單一的擇業技巧,重復性的指導過多,教育引導性的指導少,就業指導課變成了臨時性的應試指導和應付面試的指導,因此,過分的強調擇業技巧會誤導學生過于看重應聘面試、求職包裝等,從而忽視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職業素質的培養,也忽視了對學生心理調適的訓練。最后,因為課程形式不規范,如主要通過以講座、會議等單一形式應付,而此類形式存在著對就業指導教學的安排上存在著教學計劃簡單、時間短、形式化、不固定、過于零散、不易掌握,學生不夠重視等缺點。有的學生上就業指導課甚至不記筆記,聽完了事。另外,有些就業指導課的內容過于陳舊,信息量及少,操作性也不夠,更缺乏個性化指導與訓練。
(三)相對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我國從1999年開始推行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證,但是,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大多由搞就業工作或從事學生工作的人員和領導兼職,另外也聘用一些政治理論課教師,他們雖然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一定的經驗,但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的理論學習和專門的培訓,因此對課程的設置及建設研究不充分,所以也很難強化就業指導課的效果。另外,就業指導課存在著覆蓋面窄,內容更新緩慢,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而最重要的是相對缺乏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三、對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思路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據《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新生存在的四大問題是:目標定位、人際交往、學習問題、就業壓力。可見,加強對新生就業理念的教育已成為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就業指導課應從新生開始,對學生實現教學的全程化、全員化和統一化,使就業指導的相關理念貫穿在學生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再根據就業指導教學的不同階段,對就業指導內容各有側重,如,一、二年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強化就業意識,提高競爭意識,培養敢于創業的精神,大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培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及社會交往能力,通過就業指導課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三年級著重就業政策的學習、就業形勢的分析、就業信息的采納和搜集、求職擇業技能技巧的訓練、自主創業、心理問題調適等具體問題的指導等等。
(二)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
就業指導課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參與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應具備豐富的信息和實踐經驗,還應有大量的生動的案例來鼓勵和啟發學生對就業指導教學的期待性,否則教師的教學就會僅僅停留在口頭說教,紙上談兵,起不到理想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在遵循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引入案例引導分析法、參觀討論法、社會實踐法、場景模擬法及模擬招聘會等方式方法,形式新穎、靈活多樣地開展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就業指導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還應充分發揮高職高專學生上手快、動手能力強、專業性強的特點。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就業指導課的課程建設中,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是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相對穩定,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一方面是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和加強專兼職教師的系統培訓工作;另一方面是邀請有關專家、企事業成功人士、知名企事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等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師,對在校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鼓勵和要求他們參加全國職業指導師資格中、高級考試并取證。據有關資料報道,香港等城市大學的就業指導人員由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心理學專家以及曾在不同行業人力資源部門工作過的專業人士組成。
目前、就業指導課在我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相關成熟的經驗和理論在逐步形成,但仍然需要一批有責任感、有熱情,并具有專門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教師積極參與對就業指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深入細致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高校畢業生就業就業改革研究]“優秀論文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專業委員會編,2003.10.
[2]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6.
作者簡介:
劉虹(1962-),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就業指導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就業指導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