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濤鋒
說課內容:排球的正面雙手墊球,對象是初二年級學生,人數40人。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特色、教學流程、課的效果預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第一,教學理念
隨著新一輪的課堂標準改革的深入進行,健康第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我認為要貫徹健康第一的理念,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做到兩個堅持,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在愉悅的壞境下進行學習。其次堅持體育課教學要堅持基本運動技能的傳授不動搖,體育課畢竟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是 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有效教學的理念我設計了本課。
第二,教材分析
排球是深受學生歡迎的球類項目,根據《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的教材內容結合本校實際,我們確立排球是初二年級的主教材,本學期12次課,本結課是第三次課,屬于新授課。根據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學生動作技能處于泛化階段,結合學生原有水平,我確立了本節課的3個教學目標為:
(一)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技術結構,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陳述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要領。
(二)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技能,通過初步練習提高運動水平。
(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在集體環境中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目標確立后,結合正面雙手墊球的 “插”“夾”“壓”“抬”的 技術要領,“插”即墊球時,面對來球,墊球時插入其后下部分;“夾”即面對來球雙肩內扣,兩臂夾緊,前臂外展,形成墊球面;“壓”即墊球時手腕下壓;“抬”即觸球后要蹬地,跟腰,提肩,頂肘。
根據動作要領我確立了本節課的重點:手腕下壓,接球部位準確;難點:四個環節的協調配合。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犯的錯誤:手腕沒下壓,接球部位不準確,接球屈臂,抬臂時機不對等。
第三,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還帶著小學生的稚氣。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但往往又具有一種不順從性,不愿屈服于傳統的“看教師示范——聽教師講解——模仿教師徒手練習——持球練習”的教法。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安排靈活多樣的練習,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公平競爭的氣氛,留給學生一定的活動天地,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從中受到啟示,得到鍛煉,要多表揚,少批評。
第四,教法與學法
在本堂課中,除了常規的講解法,示范法,巡回指導法糾正錯誤法以外,我著重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教學法來引導學生自學、練習、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探究、主動合作學習的局面。具體的方法我將在教學流程中詳細講解。
第五,教學流程
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律,將本節課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部分。
開始部分包括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高中生一般為韻律操,初中生為徒手操,小學生為游戲)。專門的準備活動為三個內容1.原地徒手模仿手形,2.移動中的手形練習,3.自拋自墊熟悉球性練習。
基本部分為了解決這一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此技術,我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景,設疑導入,就是探究式學習。先隨機抽取兩個學生墊球,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他們墊不好球,我們應該怎樣墊球又平又穩呢?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下一個自主練習。
(二)自主練習,理解知識,就是學生自由練習。學生自由練習5分鐘以后,相互討論,教師再進行集合,要求學生自己提出要墊好排球的動作要領及理解本節課墊球時要做到手腕下壓,墊球部位在手腕上10公分的知識目標。
(三)分解糾錯,鞏固技能,是指各種分解練習。著重采用了4個練習來鞏固技能。
1.學生四個人一組墊固定球,一個人持球于腹前,其他三人體會墊球時的“插”“夾”“壓”“抬”的技術要點,并相互糾正動作。
2.自拋自墊練習:體會擊球點和控球能力。
3.一拋一墊練習:相距3~4米一人拋球,其他三人輪流墊球,再輪流交換拋球,主要體會抬臂動作和用力時的力度控制。
4.兩人對墊練習:距離3~4米連續對墊。要求學生隨時做好墊球前的準備姿勢,并快速啟動和移動,保持好合理的位置進行墊球,四人分成2小組輪換進行,先可以是原地對墊再練習移動的對墊。
(四)合作競賽,延伸課堂指最后的比賽
最后我采用游戲——托球接力游戲。將球置于手腕上10公分處,進行接力跑游戲,確保球在手腕上不掉落。這個游戲可以鞏固墊球動作和墊球的位置(手腕上10公分),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結束部分1.在教師的帶領下跟隨音樂做瑜伽放松練習,讓學生消除疲勞,使學生身心得到恢復。2.小結,講評本節課的學習情況,表揚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指出其不足和缺點,提出下節課的期望。3.安排學生歸還器材。
第六、課的教學預計:
本節課預計練習密度為35%~40%,平均心率為11~20次∕分,預計能較好的完成所設置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