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原 劉海舟
隨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臨床廣泛開展,對患者進行規范、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幫助患者了解冠狀動脈介入診療相關健康知識,最大程度的配合冠狀動脈介入新技術的開展,提高健康教育質量,深化整體護理[1] ,使患者早日康復成為可能。為提高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根據院里開展多種健康教育形式的理念,本科制定了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內容及相關的標準,并進行持續性調整和修正。下面就執行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間,本科共收治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234名,其中男138名,女96名,年齡29~78歲。
1.2 方法
1.2.1 制定健康教育的指導內容及標準。參照中國知識網,依照循證護理理論,分別制定術前、術中、術后的指導內容及標準:①術前健康教育:a、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目的是用于冠心病的診治;b、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常見并發癥:出血、血腫、栓塞、感染、心衰等。c、介紹手術室內在環境,手術醫生及專職護士,保持患者良好情緒應對手術,根據醫囑術前用藥;d、指導患者完成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輸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及常規輔助檢查(心臟彩超、胸片等);e、術前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g、造影劑碘過敏實驗相關內容;h、按照手術要求備皮及清潔皮膚;f、術前不必禁食水,但是以六分飽清淡飲食為宜;i、術前排空膀胱;②術中健康指導:
因為采用局麻,患者清醒,護士多與之交談,告訴手術的進程,分散其注意力,如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③術后健康指導:a、行股動脈穿刺者,臥床休息,術側股體制動10~12 h,沙袋壓迫6 h,勿必保證沙袋壓在穿刺處,如有咳嗽時,用手按壓沙袋;行橈動脈穿刺者,術側腕部制動6 h,保持穿刺處敷料包扎完好,清潔干燥,如有鮮血滲出時,及時通知醫護人員;3 d內勿洗澡;按照醫護指導下進行手指、足趾的主被動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b、指導患者多飲水盡早排尿,以利造影劑的排泄,按醫生要求飲入量給予,達到擴容而不引起心衰。c、術后穿刺口會有疼痛,鼓勵患者表訴疼痛,向患者介紹可以利用放松療療法如聽音樂、與他人聊天來分散注意力,給予腰部墊軟墊,進行按摩,局部熱敷等方法,來緩解腰背部及術側肢體的疼痛及不適;d、保持樂觀情緒,保證滿足休息和睡眠,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e、自我檢查齒齦有無出血,尿色是否有變紅異常,便是否黑色等,發現異常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④自我保健指導:a、按照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不可以擅自停用;b、飲食指導:進食富含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營養食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過飽;c、進行有益于健康的規律性有氧運動;d、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等藥物,有特殊變化隨診。
1.2.2 采用形式 ① 每個病房一本健康宣傳手冊;② 病區宣傳展示板及宣傳畫報;③ 責任護士針對性指導;④ 健康宣傳小手冊。
2 結果
通過實踐,以上宣教增強了患者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認識,提高了患者和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療和早日康復。
3 討論
心臟介入治療是冠心病治療新技術,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需要精湛的醫療技術,還需要患者對它的了解和信任,更需要護理工作上及時和默契的配合。以前常規的護理和宣教工作已不能適應要求,必須提高心臟介入治療護理健康教育指導水平,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加速患者康復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規范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護理健康教育指導標準的構建,幫助患者系統地了解心臟介入治療的相關知識,使患者獲得了一個科學、協調、有效的高質量護理服務,提高了診療和康復效果,同時增進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信賴度和支持度[2]。
此種方法也可以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水平,縮小了醫護差距,護理人員既能更好地配合醫生手術,又滿足了介入診療患者的護理要求,動態的調整和修改,可持續性地提高了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術期的護理健康教育指導水平。
參考文獻
[1] Marion J.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United States Mosby, Inc 2000, 9: 6871.
[2] 包家明,華小芬,李劍援.中美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的比較與思考.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