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摘要】 目的 觀察通心絡膠囊聯用西藥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方法 11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常規服用抗心絞痛藥物,治療組56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通心絡膠囊。4周后進行心絞痛、心電圖療效評價。結果 心絞痛療效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4.6%,對照組總有效率78.5%,兩組比較有統計意義(P<0.01)。心電圖療效組總有率89.3%,對照組總有效率73.2%。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明顯。
【關鍵詞】 通心絡;心絞痛;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①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符合WHO“關于缺血性心肌病命名和診斷標準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②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及伴有惡性心律失常;有出血性疾病史;有重度肝腎功能障礙;近3個月內有創傷,手術史;妊娠哺乳期婦女。
1.2 臨床資料 11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6例,男44例,女12例;年齡42~79歲,平均(60.2±7.6)歲,病程1月~10年,平均2.32年;伴原發性高血壓22例,糖尿病8例,心率失常12例。對照組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齡40~77歲,平均(60.5±6.8)歲,病程1~8年,平均2.8年,伴有原發性高血壓26例,糖尿病6例,心律失常10例。
1.3 方法 對照組只用常規抗心絞痛藥物(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抗心絞痛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粒/次,3次/d,口服。兩組患者均以4周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用藥前后患者均化驗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治療前后每周12導聯心電圖1份,并觀察ST睺改變,累計心絞痛發作次數。
1.5 療程標準 心絞痛療效,治療后心絞痛未再發作或發作次數比原發作次數減少90%以上為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比原發作次數減少50%~90%為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比原發作次數減少不到50%為無效;心電圖療效:治療前有ST睺改變者,服藥后ST睺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為顯效;降低的ST段在治療后回升0.05mv以上,或T波變淺達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者為有效;心電圖無改變或加重者為無效。
1.6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心絞痛療效 治療組顯效32例(57.1%),有效21例(37.5%),總有效率94.6%;對照組顯效26例(46.6%)有效18例(32.1%)總有效率78.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心電圖治療 治療組顯效29例(51.8%),有效21例(37.5%),總有效率89.3%。對照組顯效21例(37.5%),有效20例(35.7%),總有效率73.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治療前后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通心絡膠囊是由人參、水蛭、赤芍、全蝎等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方中人參補心益氣,使氣旺血行,絡脈自通;水蛭活血通絡,全蝎解痙通絡。赤芍行瘀止痛,運用絡病理論,通過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達到抗心絞痛的功效。實驗證明[1],通心絡膠囊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供氧,改善心肌供血。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增加左室做功,使心肌泵血功能加強而起顯著的抗心絞痛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吳以嶺.絡病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