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摘要]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主要討論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優勢及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化學實驗優勢存在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220170-01
素質教育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流。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全面實施以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已迫在眉睫。化學實驗教學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的功能,與素質教育的目標高度“耦合”,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使其情感、意志、精神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的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對其科學素質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勢
(一)實驗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職業教育對基礎學科的要求不高,學生多數不感興趣,而化學實驗現象具有直觀、生動、鮮明、形象等特點,是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教學手段。化學實驗中的奇幻現象,會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它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潑的心理成分,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有了這種興趣,學生就會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探索化學奧秘的強烈求知欲。
如在演示鈉和水反應的實驗中,鈉和水的反應非常劇烈,現象比較多,學生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起來,進而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展開討論。通過對實驗兩個主要現象的討論,引導學生自己得出鈉的密度比水的小、鈉與水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以及反應后生成了堿(氫氧化鈉)和氫氣等結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態度。
通過實驗,使學生的各種感官處于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下學習的知識記憶深刻,掌握牢固。“你所看到的和經歷過的,總比聽說的要記得清楚!”
(二)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對于事物,如果沒有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化學實驗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重點,要自始至終,從明顯的到細微的都必須認真地、細致地觀察,要提醒學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
在實驗前,要求學生觀察藥品狀態,儀器形狀,連接方法。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反應中產生的多種現象,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要作全面觀察,及時糾正學生的片面性,例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學生可能只注意蒼白色的火焰,而忽略了瓶口的白霧;酸堿中和滴定,酸堿中和恰好進行完全時,酚酞指示劑變色的時間很短,指導學生捕捉瞬間突變的現象,培養學生的敏銳性。在實驗過程中,不但要“看”還要讓學生“摸”(如反應中的放熱、吸熱現象)“聞”(氣體的氣味、如氨氣、二氧化硫等)從而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三)實驗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還未認識的世界,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當然,還要注意,興趣并非一經產生就能持續穩定,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實驗教學,不斷激發、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許多實驗,如焰色反應、濃硫酸使蔗糖炭化(黑面包實驗)、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條件下爆炸等,實驗中產生的種種神奇現象,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學生暫時的淺層的興趣逐漸轉化為較深層的穩定興趣,避免化學理論課抽象、繁重的學習使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它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尤其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它特殊的功效。但長期以來,受多種原因的影響,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還不夠理想,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化學實驗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對實驗教學不重視。實驗能力的測試比化學理論知識的測試要困難。目前,我國的實驗考試主要是一些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的問答,且評分流于形式,學生幾乎全部及格。這種方式不僅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態度和實驗習慣,更為嚴重的是,它還造成了學校、教師和學生都不愿意投入時間、資源進行化學實驗的教與學,而寧愿畫實驗、講實驗、背實驗,使得實驗教學幾乎喪失它的教學價值,這就難以激勵學生認真地、積極地去做化學實驗。
另外,職業學校的化學實驗室一般都投入比較少,一些很直觀的教具,像晶體模型,電子云掛圖,投影儀等,可能會不全,這樣,教學效果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教材安排不合理。職業學校《實用化學》的教材中只有演示實驗,而沒有學生實驗。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就難以培養,而且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也會降低不少。
“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中有溶液的配置過程,容量瓶的使用是重點。教材中將其插在“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這段內容的中間,筆者認為,這樣使得教學過程不連貫,實驗的前后都是理論計算,應該放在一起集中練習,學生才能夠很好地掌握。
另外,教材中演示實驗安排得過多,幾乎每一章、每一節中都配有演示實驗。有些實驗的現象只適合小范圍觀察,對于人數50-60的班級,只有少數學生能觀察到實驗現象,大部分學生只是湊湊熱鬧,教學效果不好。而在我國,人數在50-60之間的班級是很普遍的,人數超過60的也不在少數,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師的教學模式不恰當。目前,學生都是按照教材設計好的方案,照方抓藥似的把實驗完成。這就是目前我國實驗教學的基本模式。這樣,學生不必思考、分析,只需單純的模仿、重復,就可以完成實驗。
這種驗證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缺乏對實驗的理性思考,創新精神和科學方法的不到培養,這種實驗教學的價值僅僅是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僅僅在于它把化學學科的一些原理、概念、物質的性質等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其正誤,創新能力得不得培養。
如果職業學校的實驗室能夠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行設計實驗,或者是跟著老師做一些科研課題,其做實驗的自主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有利于學生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培養。建議有條件的學校盡量朝這個方向去發展實驗教學。
綜上所述,加強職業學校的化學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學生的智力和思維的深刻性、嚴密性、創造性等得到行之有效的開拓和訓練。但是,目前我國職業學校中建立了化學實驗室,能夠按教學要求基本配置齊全實驗儀器的卻不多,還有一些學校在硬件設施上基本符合實驗教學的要求,有不同規格的實驗室,但實驗員卻配備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在職業學校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都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