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琰
一、“開放式”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寫,并快樂著”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應該打開教室的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他們的感情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作文的欲望和培養(yǎng)他們的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是不拘泥于課堂的,還要引導學生參加課外的活動,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實踐,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積累。
(1)作文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母語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學習,尤其是作文教學,習作的外延應該與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是習作的源泉。如果脫離了生活這個大海洋,那么學生的作文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帶領(lǐng)他們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發(fā)他們的情感,使學生激動,乃至沸騰,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觀察思考和表達的內(nèi)驅(qū)力,學生動筆就成了快樂的事,效果也會相當明顯。
(2)作文與活動緊密相連。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小學生涯中,學生所參加的有意義的活動特別多,學生也很樂于投入到這些活動中,有些必要的活動可以補充課堂教學和社會生活的不足。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積累活生生的寫作素材,比老師的苦口婆心要有效得多。這樣,學生就會有很高的創(chuàng)作熱情,真情實感也能自然流露了。
二、“人性化”的教學理念,能讓學生“寫,并快樂著”
作文是思想的表達,是對主觀世界能動的反映,是人與文化交流的過程。學生的內(nèi)存有多少,他的作文中就能反映多少。可是作為語文教師,總希望孩子能看得多些,想得深些,于是,不管學生是否能接受,就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于是學生照老師意愿寫出來的作文,總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而且,對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刀切”,差生寫起作文來就更困難了。作文教學中這種人文性的失落,也是導致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之一。所以語文教師要特別注重在作文教學中樹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給孩子一些人文關(guān)懷,那么,學生作文起來才會“寫,并快樂著”。
(1)注意因材施教。作文教學從制定目標到具體實施,都要注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要區(qū)別對待。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積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領(lǐng)會精神的能力不同,表達出來的文章當然也千人千面。面對差異,我們語文老師就該分層指導。對理解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就提出高要求,更多地在作文立意、寫作技巧、表達的藝術(shù)方面給予指導,讓這部分學生“吃透、吃飽”,使這些學生越寫越帶勁兒;而對于寫作能力較低的學生,一開始只要求他們把句子寫通順,使前后意思連貫,不要再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這部分學生對作文就不會有畏難心理,寫起作文來也不會覺得特別困難,也就愿意寫了,久而久之,寫作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2)注意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傳統(tǒng)的評價過分關(guān)注“結(jié)果”,忽視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亦存在這種現(xiàn)象。其實作文從構(gòu)思、立意到選材、成文,再到修改,最后正式定稿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有時光注重結(jié)果是不能正確評價學生的作文能力的。所以,要重視作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就要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這樣的評價也是一個過程,是以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發(fā)展為目標的評價,它伴隨和貫穿作文教學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這種評價方式注重的是“過程”,通過評價“過程”來促進“結(jié)果”的提高。
三、“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寫,并快樂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新課程的作文觀就是大的閱讀觀,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有厚實的積累。我們要教授學生多種閱讀法,可以用眼睛讀、用耳朵讀、用心讀,讓學生全方位地閱讀,打?qū)嵒A,然后再把讀與寫緊密結(jié)合,學生作文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1)讓讀寫零距離結(jié)合。作文有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多讀還要與多練結(jié)合,學生多了練習的機會,寫起來就不會感到頭疼了。讀與寫的結(jié)合也有多種方式,例如,我班現(xiàn)在每兩周就開展一次“我與好書交朋友”的活動。就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然后把自己的讀書心得整理出來,在每兩周一次的活動中向大家匯報。一開始,學生覺得任務重,可是長期堅持下來,他們反倒覺得輕松了,因為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有的學生已經(jīng)寫了幾本讀書心得了,而且他們感覺如果光讀書而不做記錄,就起不到讀書的效果。
(2)充分利用教材。我們的語文教材,本身就是學生作文最好的范本。特別是蘇教版的教材,篇篇都是精挑細選的,文筆優(yōu)美,語言如行云流水,讓人感覺讀著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充分發(fā)揮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學生作文的因素,讓讀寫緊密結(jié)合,為作文教學服務。
作文是語文老師教學中“難啃的骨頭”,也是學生學習中“難啃的骨頭”。我努力嘗試著讓學生寫作文時不再有恐懼心理,讓他們面對作文,能真正感受到“寫,并快樂著”。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 袁浩,戴汝潛.小學作文教學心理研究與實踐[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3] 陳秉章.小學作文教學藝術(shù)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