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英語寫作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們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寫作訓練,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學會和掌握英語寫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語寫出日常應用文,以及一般內容的其他文體的文章。這是學生在緊張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關鍵,也為其今后進一步深造或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除了勤奮刻苦以外,尋求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成為一種必然。結合我們教研組多年的經驗,認為“語句的積累”對寫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的水平。
一、語句積累對寫作的必要性
作文水平的提升不僅僅靠訓練,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扎實的語言功底是取得高分的保障。在作文訓練中要做到:詞匯是保證、語法是基礎、句型是關鍵;同時,訓練中要用好“啟、承、轉、合”的詞語和句子。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寫出一篇好作文。實際上,上述所有的要求可概括為一句話,即“大量地積累語句”。因為大量的英語語句中包含了必備的詞匯、復雜的語法及常用的句型,同時也囊括了必要的、起承前啟后作用的連詞、短語等。
在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在做最后一題即書面表達時,時常雙眉緊皺,難以下筆,眼看考試時間不多了,只好硬著頭皮一字一詞地寫些無關緊要的英語句子——實際上是含義不清的“破句”,待大概達到一定單詞量時及時收筆。調查發現,有很多詞匯量大的學生在考試中也會有上述歷程。[1]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是單詞量的缺乏,歸根結底是語句的“供血”不足,導致學生在考場上寫作時“缺氧”。由此可見,英語語句積累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考試時書面表達的發揮好壞。
二、背誦語句和造句是積累語句的前提
寫作是輸出的過程,語句積累是輸入的過程。只有先輸入,才能談得上輸出。[2]所以說要寫好作文,必須進行大量的語句積累。
在近幾年的高中英語授課中,我們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原則,語句教學首先培養學生掌握好最基本的五種句型,即S+V、S+V+O、S+V+O+O、S+V+P+、S+V+O+C,同時了解三大句子類別,即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并分別列1~2個經典例句,讓學生倒背如流,直至脫口而出,以促使學生牢固掌握這五大句型和三大分類,靈活運用,并可以獨立衍生出新的句型,為開展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就詞匯而言,我們改變傳統習慣,在平時的課堂上不再要求單純的朗讀、背誦、默寫新單詞了,也不再要求課后費時地背誦所謂的課文了——這是非常枯燥和機械的,而是要求把實用的、易考的詞匯或短語重點列出,像學母語一樣造句。同時,盡可能地背誦含多個語句的小段落,以增加語感和對語句的正確理解,并要求學生平時相互交流、“賣弄切磋”各自收集的好句子,以適應“實戰”的要求,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這樣的方法可使學生在掌握大量語句的同時,也掌握相當多的詞匯、語法和句型,可謂一舉多得。
三、高中階段英語語句積累的可行性
高中階段學習時間緊,如何有效地實施語句積累成為英語學習的關鍵。我們總結出“零碎時間、積累語句”的八字原則,即要求學生盡量利用課余時間復述和記憶語句。并要求學生把那些“語句或小段落”記錄在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上,并用紅筆畫出句中較重要的單詞、短語或易出錯的介詞等結構,以增強記憶與交流,便于“一目了然”地、經常性地及時復習和強化記憶。最終的目標是能夠脫口而出所寫語句,并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此外,也要求學生平時收集課文中實用的語句(如說明性的語句、評論性的語句以及諺語等),或收集考試中易出
錯的語法題目、詞匯類題目等。
四、范文引導、日記訓練是對語句積累的鞏固和吸收
如果說單詞是磚塊,那么語句就是墻面。有了好的墻面,還需要有類似于鋼筋、水泥一樣的連接詞、過渡詞、插入語等“鏈接”。沒有它們,即使有好的語句,段落也不成其為段落,語篇也不成其為語篇。然而,在掌握大量語句的同時,又如何進行有效地“輸出”(寫作)呢?
答案還在于那句“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原則!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使用”已積累的語句。首先要求學生對照范文,教其觀察范文中是如何組織那些優美的語句的,以此來引導學生模仿范文,提取“儲存”的語句,學會組成段落,然后成文。這個“提取—模仿”的過程可以通過平時的英語日記來完成。這樣的過程實際上鞏固了所積累的語句,加深了對語句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通過上述的系統訓練,學生在寫作時,腦子里原本是單詞式的“擠出”過程,現在是語句式的“組裝”過程,其寫作速度、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明顯提高,因此,這種英語寫作訓練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寬平,周業芳,曹小燕.提高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外語教學,2003(6):68-71.
[2] 徐桂芳.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6(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