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泉
摘要:本文根據小學生音樂課堂中常見的心理毛病,就學生心理素質和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索,提出小學音樂課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素質來確定課時內容,并運用多種方法
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使他們能自信地演唱演奏是音樂教育成功的基石。然而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在演唱演奏中存在緊張、畏懼的情緒,導致在演唱中怠懈疲倦,缺乏情感,出現個性和創新意識難以發揮等現象。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教學中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引導,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運用電教媒體營造良好的歌唱環境
音樂的教育功能旨在普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優良的思想品質。音樂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差別,使其對音樂的反映各不相同,更有個別想放棄音樂課的所謂音樂差生。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學習,我根據兒童的特點,借助電教媒體和錄音磁帶,用優美的范唱和影視畫面,營造出一種寬松舒適的教學環境,將所有學生的思想和注意力都吸引到事先設計的教學環節上來。如教學《四季童趣》這首歌時,在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與活動后,用電教媒體將一年四季中兒童最喜愛的活動與氣候環境展示出來,并配以輕松優美的音樂、美麗生動的圖像,將學生的情緒調整到一個最佳的狀態,他們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種自覺、主動的學習欲望。優秀歌曲中難度最大的后半拍起音和同音連線,在輕松的學習中迎刃而解,力度的運用也能恰到好處地表現童趣中的喜悅。營造這樣的教學環境,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大膽、自信地追求音樂的完美,在歌唱中鍛煉能力、掌握知識,從而逐漸培養對音樂學科的興趣。
二、調整教學難度,感受自我成功
在音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背景,安排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是課時計劃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他們生長的環境、自身素質和藝術教育的起點決定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和進度施教,不但達不到教學要求,還會使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時候調整教學進度和難度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學中,根據班級整體能力和年齡特征,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從淺處著手,有意識地降低難度。如:試唱幾個小節的旋律,填寫一個短樂句的節奏,聽辨旋律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等。學生在小小的嘗試中有了成果,在自己未知的領域里有了突破,就情不自禁地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高興。在歌曲學習中,我將錄音范唱與學生的演唱進行比較,發現學生的演唱與范唱聲音雖然一致,但在高音區的演唱有些吃力,聲音不能到位,對此我引導大家認識歌唱與發聲的緊密關系,在學習中除了將歌曲降調演唱外,還積極引導他們重視發聲的訓練。
在合唱教學中,為保持大家的學習興趣,我向學生提出了合唱的整體要求后,重點放在高聲部主旋律上,分聲部練習在合唱時則不作過高的要求,有合唱意思就行。同時加強兩聲部視唱和立體節奏的訓練,逐步過渡到合唱教學。另外,我還經常改變歌曲的演唱形式,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變化,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演唱情緒。如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歌曲旋律輕快活潑,充滿活力,描述了廣大少年兒童勤于鍛煉、敢于拼搏的精神。在速度和力度上都有明確的要求,如果改用較慢的速度和較弱的力度去演唱,學生明顯地感覺到不能完全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通過比較練習,同學們都感到自己的演唱效果與錄音范唱一致,由此增強了演唱的信心,也獲得了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悅。
三、擴大展示空間,培養自信的心理
音樂能鼓舞人奮發向上,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是走向成功很關鍵的一步。然而在實際中,許多學生在課外表現得生龍活虎、能唱能跳,一到講臺上就顯得非常拘謹。集體演唱時聲音、情感表現力很好,可站起來或到講臺上獨自演唱時,就不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才能,特別是一些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更不能在大眾面前演唱歌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自卑心理,更談不上主動參與。為了使他們克服這種自卑的心理,主動地表現自我,教學中,當大家把歌曲基本唱熟時,我把集體演唱改成小組演唱,輪流比賽,讓每個成員站起來唱。從站姿、表情、聲音上進行肯定性的評議,并逐步減少組隊的成員,直到他們一個人也能走上講臺自如地演唱。時間一長,同學們都克服了那種怯懦的心理,每次音樂課都爭著想上臺表演。如在表演童話音樂劇《烏鴉與狐貍》時,同學們舉著手都想到講臺展示自己,特別是有些平時不愛露頭的男同學,把狐貍那狡猾、機靈、花言巧語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同學們的表演欲望啟發了我在班上舉辦起小小的音樂會,由學生自己主持、自己表演。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吹口琴、豎笛,大家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能,下課鈴響了都還沉浸在歡樂之中。從此,我經常不定期地在各班開辦小小音樂會,給他們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搭建一個展示自己舞臺的空間,讓他們在展露自己才華的同時,體驗著一次次成功的愉悅。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感情,也增進了與同學之間的友誼。在小學畢業匯報演出時,全年級同學都登上了舞臺。配樂朗誦、舞蹈、合唱、獨唱、獨奏等深情并茂的表演,別具一格的形式,使所有在場的老師和同學都感到興奮和激動。這種展示,為他們的成長和個性發展奠定了一個堅定、自信的基礎,為他們在今后的發奮過程中,塑造了一種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
在素質教育中,音樂以其卓越的功能,對少年兒童的成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的音樂課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演唱,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運用音樂的教育功能,培養學生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性格和健康、堅定、自信的心理素質,為培養新時代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