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美 盧競前 楊 蓓 李 玉 洪云飛 劉 慶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冠狀動脈性心臟(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焦慮、抑郁的影響。方法 對256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進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對其中存在焦慮和抑郁的患者進行綜合心理干預,3個月后再次評分。結果 介入手術后合并焦慮的患者占45.3%,合并抑郁的患者占28.1%,經過針對患者情況進行的心理干預后,HAMA 和HAMD評分均較心理干預前顯著性下降,72例焦慮解除,26例抑郁解除。結論 心理干預可明顯減輕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冠心病;介入治療;焦慮;抑郁;心理干預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已成為威脅國人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隨之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已經認識到冠心病可能造成死亡,需要終身治療而且介入治療費用昂貴,后續費用多,伴發冠心病的焦慮、抑郁逐年增多。大量的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表現和轉歸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病死率增加,對患者的預后造成不利影響,作為心理問題,不能單獨應用藥物解決,心理干預作為心內科“雙心模式”的干預手段,在防治冠心病焦慮、抑郁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在對我科行冠心病介入手術后出現焦慮、抑郁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分析,觀察其臨床效果,為此類患者的綜合處理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我科首次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療(PCI)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有嚴重精神病史或認知障礙者),共入選256例,男150例,女106例,平均年齡(56.9±17.6)歲。
1.2 評分方法 全部患者于介入術后1~2 d接受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對介入手術后HAMA14項評分≥14分或HAMD17項評分≥17分評分的患者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分析患者一般情況。評分由經過特殊培訓的心內科醫生完成,必要時由心理專科醫師幫助。
1.3 心理干預方法 對于經過HAMA和HAMD評分診斷為有焦慮或抑郁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繼續應用。心理干預的方法是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讓患者了解有關本病的發病原因、機制、預后、治療及不良情緒可能對疾病的影響等,共同討論診斷和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鼓勵、啟發、勸解,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急躁心理,提高生活質量;內容包括對患者風險的簡短個人化反饋,強調患者的責任、明確建議、同情及對患者(自我)改變的能力和治療效能的積極看法。并根據每個患者家庭、社會、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必要時由精神科醫生共同完成。在心理干預3個月后再次評定HAMA和HAMD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配對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介入手術后合并焦慮的患者為116例,占45.3%,而合并抑郁的患者為72例,占28.1%,兩者同
時合并的為46例,占18.0%。患者主要擔心的問題有支架移位、日常活動受影響、手術后長期服用藥物引起不良反應、再次手術、長期服用藥物所產生的高昂費用等,而且這種擔心和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置入支架數等明顯相關。
經過針對患者情況進行的心理干預后,72例焦慮患者解除焦慮狀態,26例抑郁患者解除抑郁狀態,但是仍然有50例患者需要進行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見表1。

3 討論
介入治療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發現256例接受治療的患者術后產生焦慮、抑郁的有142例,其中伴隨焦慮比例45.3%,比例較高,而伴隨抑郁比例為28.1%,遠低于焦慮發病,和國內外相關文章報道比例一致[1]。現代心理學認為,焦慮、抑郁障礙是綜合醫院常見的心理障礙,與各種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冠心病患者常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改變,這些不良情緒對患者康復不利,并引起體內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引發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變如兒茶酚胺的過量分泌、脂類代謝紊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等[2],雖然焦慮抑郁對患者死亡是否有影響存在爭論[3],但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通過本研究從患者主要擔心的問題可以看出,許多患者對冠脈介入手術缺乏足夠的了解,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置入支架數與焦慮、抑郁的發生相關,這些因素包括了經濟情況和思想認識兩大方面,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本研究結果顯示,雖然部分尤其是抑郁患者需要藥物,通過心理干預,大部分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能夠改善,這提醒我們,作為臨床醫生在注重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應重視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把心理康復作為冠心病綜合康復的一部分,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以促進該病的整體康復,提高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參考文獻
[1] 劉淑芳,賈樹華.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的臨床研究.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7,28(333):32-34.
[2] 楊蓓,李建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后焦慮、抑郁狀況分析.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2):39-40.
[3] 高潤霖,胡大一繁.2008當代心臟病學最新進展.吉林出版集團出版,2008:608-614.
[4] 李梅香.心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4):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