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寧
摘 要:文章分析了“合規”的概念、農村信用社合規管理現狀,以及當前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同時對進一步加強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合規風險 農村信用社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7-259-01
自2003年底以來,一場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浪潮席卷整個神州大地。以縣為單位的農村一級法人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為主要形式的農村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的成立并迅速成長。歷經五年改革后,農村信用社按現代公司制的要求,大都構建起了比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經營機制日漸,歷史包袱初步消化,風險狀況有所緩解,組織形式改革基本完成,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深化改革試點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因此,銀監部門的監管重點已從農村信用社體制監管逐步轉移到合規經營上來,以力促合規經營為主要目標的合規風險管理工作成為今年農村信用社系統一大熱點問題。但從目前工作進展情況來看,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還存在許多深層次的問題。本文主要從當前農村信用社的實際出發,分析當前我國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普遍現狀以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現實困難,并參照國內外其他銀行機構經驗,就如何完善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提出一系列改進建議。
一、“合規”的概念
關于合規風險,國際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曾作出了明確的定義,“合規風險是指,銀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監管規定、規則、自律性組織制定的有關準則,以及適用于銀行自身業務活動的行為準則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失的風險。”2006年中國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也對合規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合規是指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致。”合規的“規”是一廣義的概念。“規”的范圍不僅包括外部法律法規、監管規章,還包括了市場規則、行業自律規定及銀行內部規章制度;不僅包括法律的文字要求,還包括法律的精神;不僅包括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還包括誠實守信等社會道德的范疇。很顯然,合規風險的定義與我們比較熟知的銀行三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其地位更凌駕于傳統的三大風險之上,以至于巴塞爾委員會將合規視為“銀行內部的一項核心風險管理活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理應深入完善。
二、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現狀
合規風險管理在國外商業銀行運行只有數十年的歷史,我行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展合規風險管理也只是一兩年時間,而對農村信用社來說,合規風險管理才剛剛起步,更是一全新的課題。目前,根據《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和各地監管部門要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合規風險管理活動正分階段順利開展。在合規風險管理活動中,各地農村信用社均按要求召開了合規風險管理活動動員大會,初步組建了合規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積極清理內部規章制度,完善合規管理制度,組織合規教育和考試培訓,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從形式上看,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進展順利,合規部門積極發揮職能,員工合規教育和合規風險管控有所加強。
三、當前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規組織體系不健全。按照《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和監管部門要求,在合規風險管理活動中,農村信用社開始著手建立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大都組建了相對獨立的合規部門,配備了合規風險管理審查人員。但合規組織體系建設大都停留在形式上,合規部門不夠獨立,尚未設置專職合規人員或合規人員缺乏自主性。合規部門與業務部門職責關系界定不清,合規組織系統薄弱,集中統一的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尚未真正建立起來。
2.合規風險意識淡薄。根據合規管理活動開展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干部員工,對合規管理還沒有充分的理解和認知,即使是合規部門從業人員,對今后合規工作怎樣開展也拿捏不準。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職員,對于什么是合規,為什么要合規,怎樣才能合規,還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和做法。有的員工對當前推行的合規教育培訓和考試存在被動應付的消極心理,對合規工作極為排斥,甚至將其與業務經營對立起來,將其視為一種負擔,害怕合規風險管理進行下去會影響業務經營工作的開展。
3.合規資源極為匱乏。缺乏必要的數據平臺和技術手段。合規風險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農村信用社雖已開始著手建立合規風險管理機制,但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風險的技術手段有限,缺乏必要的電子化技術操作程序。因此,以合規風險識別、評估、監測和防范為主要內容的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時,合規風險專業人才資源稀缺,合規風險管理工作具有抽象性和專業性,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要求較高,農村信用社現有人員未經培訓,很難達到合規工作要求。
4.制度執行力不強。當前,農村信用社案件雖有較大幅度下降,但仍處于案件高發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內部控制缺位,制度執行力低下。據分析,金融機構發生案件的80%是有章不循造成的,20%是制度缺陷造成的。近年來,通過改革發展,農信社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執行力低下的問題使大量的制度形同虛設,導致案件頻發。
四、進一步加強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的政策建議
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要形成科學有效的合規管理機制仍需要一個不斷積累和完善的過程。為徹底解決以上存在問題,促進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真正提高合規風險管理水平,筆者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加快構建合規風險管理的組織管理體制。穩步推進合規風險管理工作,需要獨立而職責明確的合規部門、團隊或崗位作為基礎,否則,合規管理建設等同于空談。農村信用社應貫徹執行合規政策,按照獨立性、權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則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合規風險管理組織,并配備充分和適當的的資源。要嚴格落實各治理主體的合規風險管理職責,組建獨立的合規部門,配置符合標準的專職合規審查人員,確保各部門合規風險審查人員全部到崗到位,并切實履行職責。
2.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加強合規風險管理的統一協調性。合規風險管理對農村信用社來說還是一新事物,又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受人力、財力和自身創新能力所限,以縣為單位的區縣聯社、農村合作銀行很難獨立構建起真正的合規風險管理體系,難以發揮合規風險管理對業務經營的正向促進作用。因此,建議農村信用社省市級管理機構,從省市農村信用社全局出發,自上而下地集中創新一套全面、系統、專業和統一的合規風險識別、評估、監測和防范體系,經試點后,在全省集中推廣,以省或市為單位構建起全省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體系。
3.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奠定實施合規風險管理的人力資源基礎。在合規風險管理中,人是合規風險管理實踐活動的主體,需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同時,人又是合規風險管理實踐的首要對象,人的風險是最大的風險,要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風險管理隊伍。一是要廣泛深入開展合規風險管理活動,通過開展諸如學習會、討論會、征文比賽、考試測試等一系列員工樂于接受的活動形式,廣泛深入地教育廣大員工,增強員工自主合規意識,培育良好合規文化,提高員工執行力,確保各項法律法規規定在農村信用社的貫徹落實。二是農村信用社要積極引進和自主培養合規風險管理專業人才,建立高素質、復合型的合規風險管理隊伍,以加強對各項金融風險的識別、度量和控制,建立起一支適用于合規合規風險管理的專業化人才團隊,切實提高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水平,促進業務經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光聚.對商業銀行實施合規風險管理的分析與探討
2.黃建平.當前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3.王芳.對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思考
4.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 山東青島 26600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