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成
多媒體教學就是各個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它為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而且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睞,在當今的素質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使各科教學融入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使各科教學真正實現了改革。為了有效地利用好這一資源,在多媒體教學與學科整合時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不能“一灌到底”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經常以滿堂灌的方式占據整個課堂,學生就像盛水的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其教學效果并不顯著,也導致了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摧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受上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有些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機械地將教學內容轉接到課件當中,就好像把一件東西從馬車上搬到汽車上,只不過把原來的“口灌”變成了“電灌”,最終還是滿堂灌,這種多媒體教學并沒有跳出傳統教學的路子,也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其教學效果等同于傳統教學,這無形中就浪費了多媒體的教學資源。其實每件事物都有它最佳的表現方式,教師要善于捕捉這些東西,有針對性地去選擇媒體,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實施多媒體的教學,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才有意義。上述現象是使用多媒體初期階段的普遍現象,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該正確面對,更新觀念,從全新的角度審視我們的教學方式,使多媒體教學與課程改革完美結合,讓多媒體教學煥發新的活力。
二、多媒體教學的內容要有選擇性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實現由靜到動、由抽象到形象,圖、文、聲、影像為一體,從多個角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廣大教師有目共睹的。基于此,多媒體教學迅速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時尚,但是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完全取代整個教學過程,不是所有教學內容用多媒體教學都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終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無法用手去感知事物,無法用鼻去聞其味,也不可能通過多媒體教學完整地學到科學知識,比如生物課、化學實驗課就必須讓學生親自去操作、去體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才能獲得全面的知識。因此,多媒體只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工具。
因為無論多媒體教學有多先進,它只能是輔助教師上課的一種手段,就像電腦不能取代人的思維一樣,它也永遠不能取代教師的上課,這一點我們不難從教學中得出答案,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對某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卻不能利用多媒體參與學生的認知過程,更不能用它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只能替代教師的部分角色,是比較理想的輔助教學手段,我們只能利用它使課堂教學更科學、有趣、靈活,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展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管教材的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不加選擇地使用電化教學手段,最突出的現象是用錄音代替范讀,用錄像代替講解,用投影代替板書。用放錄音的形式來范讀課文,這種現象常見于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不少教師本來有不錯的朗讀技巧,語言流利準確、聲情并茂,但卻在課前將本人朗讀的課文制作成錄音教材,然后在課堂中播放。實際上,單靠語言來傳遞的信息是有限的,大部分的信息是需要靠體態語言來向學生傳遞的。所以,只要老師朗讀水平高,就不必使用錄音手段來代替。電教媒體該用時一定要用,不該用時不要濫用,要明確使用多媒體的目的,處理好使用多媒體與教師示范講解的關系,使兩者相輔相成,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教師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其目的在于解決那些用傳統教法不易講清楚、看明白、學生不易于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教學重點或難點地方,是為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如果達不到這一目的,或本來用傳統方法就可以解決得很好的地方就不必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了。
三、多媒體與各學科整合的重點應放在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上
因為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是看課堂上是否抓住了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學實現多媒體與學科的整合過程中,我們要對每一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精心策劃,選好材料,創設適于學生接受的情境,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通過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場景和畫面,幫助學生發揮想象,突破教學的難點。如,在上“尺規作圖”課時,我利用Flash動畫展示畫圖過程,加入聲音描述作圖步驟,這樣處理就顯得教法新穎,節省時間,使學生在興趣中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四、多媒體教學要忌“華而不實”
雖然多媒體教學能從圖、文、聲、影像等多種渠道豐富我們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不能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隨處亂用。有的老師為了使自己的多媒體教學生動有趣,做了很多動畫,插入很多圖片,一節課下來學生抓不住重點,甚至不知講了什么內容,這就好比再艷麗的花卉也解決不了饑餓一樣,從而失去了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功能,脫離了教學的宗旨。我們不能把多媒體教學上成電視動畫課、圖片欣賞課。不能以多媒體教學為中心設計教學過程,而忽視教學的宗旨。應該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教學服務,防止“營養過剩”。
五、多媒體課件設計應具有科學性
很多教師制作課件缺乏技術性和藝術性,事實上,由于教師的課件設計缺乏科學性,其結果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遲遲不能集中到需要關注的對象上。例如,當過于追求視聽效果的課件突然呈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更多的是充滿新鮮感、好奇感,而將學習任務拋于腦后。類似于這樣的現象,反倒削弱了教學效果,違背了我們的教學目的。因此,合理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制作出行之有效,與教學配合密切的多媒體課件,才是多媒體教學的當務之急,這類課件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教學圖文聲像并茂,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理解和記憶效果。
(2)課件應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3)利用多媒體充實課本內容,加大信息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效率。
(4)利用鮮艷的色彩、動態的畫面、逼真的音響的綜合運用豐富教學,營造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趣味化、運動變化直觀化、探索過程多樣化、抽象問題具體化、無限問題有限化。
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的進行充分考慮,合理地選擇多媒體,為我們的教學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