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嵋
[摘要]隨著自主學習成為教學工作的主題,如何培養學生西班牙語自主學習能力,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已成為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點。在提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的同時,也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教師角色的定位。
[關鍵詞]自主學習 動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10159-01
一、培養學生西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外的語言教育學家在學習自主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們著書立說,闡述學習自主性的理論背景及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從不同的角度來界定學習自主性的定義,為語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電視、多媒體、網絡、影碟、音像、mp4等現代遠程教育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外語人才培養的摸式和方法,也為培養學生西語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物質基礎。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已不可能受用終身。而終身教育就是要求人們能夠培養可以獨立于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未來的社會是一個終身受教育,一個不斷自我發展與提高才能適應生存的社會。以此,培養學生西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歷史的必然。
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學習自主性與其他思維活動和心理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程度的大小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如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甚至個人觀念等。因此,雖說每個人都具有很大的學習自主性潛力。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學習自主性是因人而異的。同時,學習自主性也是一種個人心理行為,它也會受到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學習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制約。
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語言知識,語言學習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也不以人們掌握了多少詞匯、能背多少語法條文為標準,而是看人們是否能夠熟練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來完成各種任務,更重要的是,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繼續學習所必須的方法技巧,即學習策略。語言學習的這一目標稱為語言學習的程序性目標,即達到自我管理學習過程,也就是學習自主。
教師要真正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主性,關鍵是要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消除不良影響及偏見,為學習者創造自主學習的最佳環境,不斷地鞭策與鼓勵他們,逐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要幫助學習者采用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正如Esch(1996)所指出:“提高學習者的自主性就是(教師)要為語言學習者提供環境,促使學習者至少能暫時性地為自己的部分學習行為甚至全部學習行為負責,促使他們更可能實施自主”。
(一)教師角色的定位
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他既要參與對學生的管理、指導,又要設計開發語言課程、制作教學材料,同時還要作學習者的顧問,而且還應對學習者做出評估。讓學生自主學習,顯然是對教師這一傳統社會角色的挑戰。有的教師否認學生的自主能力,認為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上就會產生“誤解”或“歧義”。還有的教師認為“自主”會讓學生對自己“權威”產生動搖,影響到自己的“傳道、授業、解惑”,甚至影響到自己的生存。由此看來,學習者自主性的教學關鍵還在于教師變更傳統的教育觀點和其傳統的社會角色。
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減輕和指導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它對教師的責任和指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主模式下,教師也同樣肩負著自己傳統的歷史使命: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介紹、訓練并指導他們應用,同時還要組織學生和開展課堂活動,保證學習計劃的實施。從這個角度上看,教師的作用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其次,為了保證課堂活動和學習計劃的順利進行和完成,教師應能控制活動的時間和節奏,杜絕其他不利情況的發生。第三,根據學生對學習策略的掌握情況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意見反饋,讓學生既能品嘗到成功快樂,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繼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取得更大的成功。第四,教師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幫助和鼓勵,增加自信心,也可以直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第五,教師應及時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巧等各方面的幫助。Benson&Voller(1997)說過:“自主學習絕不是沒有教師參與的學習”。并且,“教師在促進學習者自我實現并定期向他們提供幫助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以動機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參與意識
動機一直被視為自主學習的關鍵,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自主學習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動機有了,興趣來了,學習的自主性自然而然就有了。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呢?首先對于教師來講,應盡量滿足學生的自身需求,如受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價值的需要等,這些需求的滿足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應注意一些學生自身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教師,家長和社會的期望與信任,獎勵懲罰措施的合理性,學習任務挑戰性及教育體制的科學性等。教師要用積極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激發其內部動機,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去。
三、結語
我們一方面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強調教師的支持和作用不可或缺,那么,在外語自主學習中如何平衡學習者自主性和教師的控制便成了問題的關鍵。除了要注意上述幾個方面的問題外,還要注意:過多的提供幫助可能會扼殺學習者的自主性;完全自主放任學生可能會導致學習的低效率。當學生在自主語言學習過程中需要幫助時,教師應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導并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激發正確的學習動機,使他們逐步提高自主能力。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漸放開,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馳騁。當然,在我國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學生的完全自主學習仍是我們的理想,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會離這一目標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1]Esch E.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methods[A].In R Pemberton et al(eds).Taking Control: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C].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2]Benson P&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C].Harlow:Longman,1997.
[3]肖飛,學習自主性及如何培養語言學習自主性[J].外語界,2002.6.
[4]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