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珂
股指弓腰彎背,市場跌宕起伏
在經過了前一周兩個交易日的連續調整之后,15日A股市場先抑后揚,市場關注的焦點——深發展復牌之后大漲,并帶動華夏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股板塊全線走高,上證指數探底2727點全天的最低點之后即一路單邊上揚。盡管有色金屬、煤炭板塊逆勢回落,但金融、地產、食品飲料等板塊輪番啟動有效激發市場人氣,至收盤大盤輕松突破5日、10日均線的反壓,上證指數再度逼近2800點整數關口。
隨后兩天市場呈現縮量上漲,都有權重股盤中突然殺出救駕,16日換成了鋼鐵股極力拉升指數,17日尾盤地產股突然集體飆升,地產龍頭萬科A接近漲停收盤,只是市場成交量依然沒有放大,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烈。
18日銀行股再度出手接力,引領A股再創新高,成交量也有效放大。在連續的震蕩后,市場似乎出現了一片艷陽天。實際上,在2800點區域,股指震蕩時間已經達到兩周。股指弓腰彎背,市場跌宕起伏的行情讓投資者迷失了方向。
上漲乏力,二八現象明顯
進入6月以來,兩市大盤在權重股“護佑”下仍然保持了震蕩上行的強勁走勢,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分別攀上2800點和11000點關口。然而在指數勇攀新高的背后,大部分個股卻已顯現疲態,突出的“二八”格局使得市場再次陷入“指數漲,個股不漲”的局面。據聚源數據以及上海證券報的統計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個股6月以來跑輸了大盤,900只個股沒能突破6月以前的反彈高點。
市場人士認為,在流動性和宏觀經濟復蘇的雙重推動之下,A股市場中長期震蕩上行的趨勢依然不會改變。但就短期而言,隨著上證指數重新回到2800點一線,多空雙方的分歧依然不小,表現在盤面上就是股指震蕩明顯加劇,而市場熱點則是在逐步退潮。客觀而言,從估值水平看,2800點上方已經反映了較高的經濟復蘇的預期,接下來市場將進入經濟復蘇的驗證階段。盡管由于全球的寬松量化貨幣政策,流動性充裕對A股市場的支持并沒有結束,但邊際效應開始遞減也是不爭的事實,典型的如近期成交量的持續萎縮,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上攻動能的相對不足。
此外,外部因素也左右了A股市場的運行。外在因素上,一是美元走勢近期出現持續反彈,引發國際熱錢回流擔憂;二是道瓊斯指數在8000附近持續回落,三是原油與黃金價格近期也出現持續回落。
美元指數正處在臨界狀態,如果該指數有效突破81.6點,則整理態勢結束,美元會出現階段性反彈,那么弱勢美元的故事得反過來講;原油價格進入敏感區域,一般而言,原油價格超過75美元是引發替代能源戰略的觸發點,近期油價已經見到73美元,使得短期走勢愈加微妙,市場不確定因素陡然增加,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任何一個市場試圖走出獨立行情,都是十分困難的。最多是呈現一點相對強勢。最近這幾大指數的震蕩,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茫然失措。
而從A股內部因素看,一是投資者擔心IPO重啟的時點和規模,不敢大膽進場;二是市場整體漲幅過大,指數畢竟處于高位且沒有充分的調整,投資者心有余悸。
如上述分析,影響指數運行的因素可謂眾多,而且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近期走勢來看,市場上漲都很難看到普漲局面,指數拉升而很多個股并未隨之大幅拉升,二八分化現象很突出。從17日的盤面分析可明顯得知,漲幅首位的房地產行業平均漲幅4.6%,而漲幅第二(剔除個股家數過少的陶瓷和家具)的生物制藥行業漲幅只有1.9%,明顯是房地產行業獨立拉升指數,而其他行業并未積極響應。從個股漲幅分析更是如此,17日漲停公司只有10家,上漲5%以上的公司不到80家,連上漲3%以上的公司也只有240家,看似指數上漲瘋狂,個股上漲家數也很多,但實際上大部分公司的漲幅在3%以內,這種行情必定是賺指數不賺錢的行情。再加上每天的主力行業更替,權重股行業表演也只是一天行情,沒有熱點的持續性,賺錢效應自然消失。
業內分析認為,后市仍可能反復震蕩以修復過高的指標;要繼續走強,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周邊市場出現轉機,比如道指回升,美元重回弱勢,黃金走強等。
上下兩難,警惕風險
隨著IPO的臨近,股指實際上處于上下兩難階段,深滬A股在權重股的護盤下,欲調難下格局非常明顯,而后市能夠改變方向運行恐怕只有成交量的變化了,如果后市量能繼續保持溫和放大則有繼續沖高的可能,相反,則有下補2635-2668缺口的可能。此外指數強個股弱,盤面兩級分化的局面也令個股風險明顯加大,投資者應該警惕風險,立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