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瑩
“擁立女性”是民主黨這次選舉的核心策略之一。據統計,民主黨推出的28名女候選人中有19名是新面孔,其中更有12位新人去挑戰有入閣經歷的自民黨候選人。媒體把這種現象稱為“挑戰自民黨大人物的女刺客”,《日刊現代》這種小報更戲稱之為“挑翻老丑政客”。
繼“敗犬”(詞出酒井順子2003年的暢銷書——《敗犬的遠吠》,該書以“敗犬”揶揄傳統意義上適婚未嫁的新興中年女性族群)、“腐女子”(狹義上多指沉迷于男同性戀及性愛題材的小說與漫畫的女性)之后,“歷女”代言了又一波日本女性新潮流。據悉,經營歷史小說等的東京神田“時代屋”,其四成常客為女性。著名雜志《歷史街道》的主編則指,該刊女讀者的構成比由15%增加到現在的40%。易言之,愛好歷史的“歷女”潮后勁可期。
“歷女”潮的成因大致有三:一是日本女性以1997年修訂后的《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為契機,不斷爭取和開發過去被男性壟斷的領域,比如歷史題材的游戲、小說等市場。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今年由“歷女”潮帶來的“歷女市場”預計可達700億日元。二是近年來日本人的文化視線趨于回歸本國傳統,尤其系列“大河史劇”帶動了女性學習歷史的欲望。三是知古明今、“從歷史比較中尋找參照依據做判斷”的需求上升。如“時代屋”店主所說,“現在,安定的企業終身雇用制逐漸被破壞,日本人好像回到了復雜多變的戰國時代,由此,具有鮮明色彩的戰國人物及他們在亂世中如何選擇,自然引起了令人的關注。”

這最后一點,也成為當下熱火朝天的日本眾議院選戰中,政治人物和專家學者紛紛出來講歷史的原因。例如,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形容此選是“明治維新以來一百數十年一遇的機會,可以預計戰情之大,與抵抗之激烈,但(民主黨)本著承擔歷史的使命感,將全力挑戰這次選戰”。媒體也紛紛刊登諸如《大政奉還和政權交替的研究》、《政權交替能改變什么》、《從昭和戰爭前的歷史學習教訓》、《現在面臨新“白村江失敗”》等史學文章。
一言以蔽之,因為女性成為大選重點爭奪對象,而歷史角度又是女性作判斷的重要依據,所以當日本大選遭遇“歷女”潮,所派生的政治現象就來自兩方面:自民黨主打歷史牌,試圖告訴女選民“變革”并非所期待的那樣美好,而民主黨主打照顧女性政策牌及“美女刺客”牌,試圖從實際利益和親和力方面,打動向來對民主黨心存疑慮的日本女選民。
“覺悟吧,黃金世界不會到來”
在自民黨一黨獨大的“1955年體制”壟斷日本政壇長達半個世紀之后,因“構造改革”在小泉辭職后擱淺,后繼的安倍、福田、麻生三任內閣又丑聞不斷,日本民心已普遍思變。此刻卻有聲音告訴民眾,與自民黨有著密切血緣關系的民主黨并不能代表變革。
日本政治大國夢的教父、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近日在《產經新聞》上撰文稱,“民主黨和自民黨都是保守的政黨……在政策方面,兩黨大同小異,感覺只是有一些調整……在野黨通常總是強調與執政黨的不同,然而,在有可能執政的情況下,其競選綱領與執政黨之間的差異又開始縮小,給人以平穩的感覺。民主黨現在已到了這一階段。”中曾根還提醒道,如現在放手讓民眾選擇,政權還是會落在保守派手里,這總比因阻擋民意激起反彈,導致非保守勢力的發展壯大強。
另有觀點認為,今天民主黨的頭面人物如小澤一郎、鳩山由紀夫都出身于自民黨,其黨內很多成員也來自自民黨。雖然民主黨打出了“改變官僚主導制度”、“削弱自民黨政治世襲制”這兩張政改牌,但前者是在野時很容易說的漂亮話,后者則屬“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因為小澤和鳩山等民主黨政客同樣出自政治世家。像鳩山由紀夫所主張的,政壇新人不在父輩選區競選,從而避開選區“世襲”之弊,說穿了是搞“變相世襲”。以由紀夫本人為例,當年由于父親在東京的人脈和選舉地盤已經給了弟弟邦夫,由紀夫選擇了鳩山家苦心經營近百年的北海道4區(俗稱“鳩山區”)參選,在父親好友、當地前議員支持下一戰成功。說到底,他的勝選還是拜家族政治所賜。因此,民主黨上臺未必意味著世襲政治的終結。
在《覺悟吧,黃金世界不會到來》一文中,東洋學園大學副教授櫻田淳進一步闡釋道:民主黨就算贏得大選,也并不意味著民眾所期待的變革以及由變革產生的黃金時代會到來,對此,媒體和民眾不要掉進“要求變革—失望—對政治的不信任”這種惡性循環中。櫻田淳認為,與其讓“變革”成為這次眾院選舉的一個關鍵詞,還不如改成“適應”。這是因為,從外交來看,今天的日本處于美國霸權漸退,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日漸隆盛的國際環境中,日本要考慮自己在此間適合擔任什么角色;從內政來看,民眾應該了解日本近期內已不可能再現1970年代后半期的經濟高增長,何況還要考慮伴隨少子高齡化而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而1980年代以來,尤其是近幾年,自民黨其實不乏種種改革動作,但是諸般改革無非使日本“適應”國內外形勢變化,以維持持續發展的活力而已。民主黨上臺,大概也如此。
民主黨對女性選民的爭取
不管“歷女”們是否認同黃金時代不可期的說法,對“爭取女選民是結黨以來最大課題”的民主黨來說,吸引女選民就得靠切切實實的政策。這方面,育兒支援是一個重點。
民主黨開出的育兒支援措施主要包括:生產時給予最高可達55萬日元的補助;設置少兒補助制度,少兒到中學畢業為止每人每年可得31.2萬日元(月額2.6萬日元)的補助;公立高中生的教育實質無償化,私立高中生則以家庭為單位,一般每一家庭獲年額12萬日元的學費補助;給少兒提供優質教學,包括增加教員人數,教師的培訓課程為6年;等等。
自民黨也提出了今后4年間3~5歲兒童教育無償化、低收入家庭子女學費無償化、創設就學支援制度等措施。就育兒支援而言,民主黨拋出的胡蘿卜大得多,問題是財源在哪?專家估算,僅月額2.6萬日元的少兒補助這一項,就要求年支出5.3兆日元,民主黨錢從哪來?不僅育兒支援存在這一疑問,事實上,此次選戰當中,自民黨、選民以及媒體不約而同地再三質疑民主黨財源所在。說到底,就是質疑民主黨有無能力和財力兌現其競選承諾。
除育兒支援外,運營女性綜合服務網站的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WAN”于8月7日到13日,分別就女性的雇用、貧困和人權等主題,向自民、公明、民主、社民、共產、國民新黨發放問卷調查,除自民黨外,其他五黨均按時作答。自民黨聯合執政伙伴公明黨表示,針對20歲年齡段新就職女性的非正規雇用率遠比同條件男性高40%/20%這一問題,公明黨支持《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的高度實效落實,同意調查錄用與晉升中的不平等情況,同意公布違法企業名單;為改善高齡婦女貧困問題,公明黨支持非正規勞動者加入
社會保險,關注女性個人養老金有關問題;作為對單親母子家庭的支援,公明黨計劃給職業技能受訓期間的單親家庭人員提供更為充實的補貼。此外,針對歷史問題及慰安婦問題,公明黨表示繼承村山講話;防止家庭暴力問題上,公明黨支持強化《騷擾行為規制法》等相關處罰條例。
參加這次問卷調查的黨派里,民主黨最早提交答卷。雖然其回答和后提交的公明黨相差不遠,但在歷史問題及慰安婦問題上,民主黨除表示繼承村山1995年講話精神外,還表示同意以政府形式對原慰安婦進行補償,并推進包括慰安婦問題在內的戰后補償特別立法。此外,民主黨還提出創見,支持修改民法相關規定,以導人妻子可自由選擇是否隨夫姓的制度;修正婚外子(非嫡出子)遺產繼承權的不平等條文;縮短女性再婚禁止期限(日本民法規定,女性自解除婚姻之日起,原則上6個月內不允許再婚,民主黨提出可縮短為100天)。
從民主黨的競選綱領和其對“WAN”的答問可見,在爭取女性選民票源上,該黨可謂不遺余力。究其原因,乃因民主黨一直苦于女性支持率的低迷。據悉,2003年營直人擔任民主黨黨魁期間,曾專門制定所謂“爭取女性選票指南”。但長期以來,民主黨的政策卻始終未能成功打動女性尤其家庭主婦。2007年的參院選舉中,民主黨成績雖有大躍進,可當時共同社的出口民調卻顯示,只有37.7%的女選民投票給民主黨,遠低于男選民49.8%這一比例。
多次選舉得來的教訓,讓民主黨意識到,女選民的票源流向是民主黨能否改變歷史的關鍵。由此,民主黨在今年眾院選戰中給女選民的許諾之多,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難怪選情處于下風的自民黨故意劍走偏鋒,推出批評民主黨的網絡宣傳動畫,片中,一位相貌酷似民主黨黨魁鳩山的男子向女伴承諾:“如果你和我結婚,我會給你一個多彩的人生。”女士疑惑地問:“你的錢從何而來?”男子回答:“這些等我們結婚之后再說吧。”女子對此茫然無言。該片露骨地以男子拋空頭支票引誘女子答應求婚來諷刺民主黨難以履行承諾。
民主女刺客挑戰自民大佬
面對故意抹黑,民主黨的回擊更為有力。仿照2005年日本眾議院改選時小泉純一郎派出“美女刺客”空降各選區擊殺敵對政黨大佬的精彩戲碼,民主黨這次也推出“美女刺客”對戰執政聯盟的前首相或閣員。輸贏倒在其次,希望藉由銳不可當的“美女刺客”造成話題,改變風潮,達成“政權輪替”的目標。
這群“美女刺客”中,43歲的青木愛代替民主黨前黨魁小澤一郎角逐東京12區的國會眾議員之位,挑戰現年63歲的公明黨黨魁太田昭宏。青木愛出身媒體記者,曾于2003年當選國會眾議員,后于2007年當選參議員;曾任小澤秘書,被視為“小澤愛徒”。與青木愛同被視為小澤人馬的三宅雪子,在群馬4區迎戰前首相福田康夫。三宅的已故外祖父是曾多次入閣的自民黨人石田博英,三宅在擔任財經記者時卻主跑小澤一郎線。民主黨期望三宅能以知己知彼的政治觸覺及亮麗外表,阻擊福田。準備在石川2區爭取第14次連任的前首相森喜朗,則遭遇33歲民主黨候選人田中美繪子。田中去年宣布參選時完全不被敵對陣營放在眼里,但隨著民主黨氣勢高漲,田中知名度水漲船高,還毫不留情喊出“打倒森”的口號。此外,山口4區,戶倉多香子將惡戰前首相安倍晉三;京都5區,35歲的美女小原舞單挑前國土交通大臣谷垣禎一;前官房長官鹽崎恭久則在愛媛1區碰到了帶著兩個孩子的主婦永江孝子。小澤一郎力推永江的原因在于她既給人以家庭主婦的生活感,又有同時挑起家庭和工作的經驗,這容易引起爭取話語權的女性的共鳴。
據統計,本次選舉民主黨推出28名女候選人,有19名是新面孔,其中更有12位新人去挑戰有入閣經歷的自民黨候選人。媒體把這種現象稱為“挑戰自民大人物的女刺客”,《日刊現代》這種小報更戲稱之為“挑翻老丑政客”。的確,“擁立女性”是民主黨這次選舉的核心策略之_,民主黨幕后總軍師小澤一郎曾毫不掩飾地對媒體如此表達過。而最新消息是,在小泉、安倍兩位前首相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的同一天,有“小泉政權誕生之母”稱譽的田中真紀子宣布加入民主黨,并將以新身份參加8月30日的大選。現年65歲的真紀子,是前首相田中角榮長女,2003年脫離自民黨獨立參選成功,在無黨派和女性選民中人氣很高。她之所以“跳槽”到民主黨來,是鳩山由紀夫一直邀請而小澤一郎不再阻撓的結果。相信她的“易幟”會進一步推動日本政權交替。
處下風的自民黨尚有活路
盡管自民黨目前仍處選戰的劣勢,但據《產經新聞》和富士新聞網于8月10日公布的對自民和民主兩黨印象的聯合調查結果顯示,自民黨在選民心中的可依賴程度以及自民黨優秀人才的表現得分還是比民主黨高。這說明白民黨尚有挽回劣勢的余地。歸根結底,選民們再如何思變,面對并無執政經驗的民主黨及其大派紅包式的競選綱領,心里難免七上八下。對自民黨不滿,對民主黨不安,應該說是今天日本選民的普遍心態。況且,若這場耗資683億日元的選戰,僅僅為求變而選出一個短命的政府,那么納稅人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有必要生生看著自己的錢打水漂了口
退一步看,即使輸掉2009年眾議院選戰,自民黨多年的根基亦不可能就此徹底動搖。1955年以來,日本也曾在1993年8月到1996年1月經歷過細川護熙、羽田孜、村山富士三任非自民黨人擔任首相的內閣。因此選戰期間,小泉純一郎公開表示,自民黨一直執政,這在民主社會來說,已是異例中的異例,所以無論何時發生了政權交替,都屬自然。現任首相麻生太郎近日也發表了即使敗也要敗得有風度的言論。由此,固然不能說自民黨已無心戀戰,但或許可以認為,自民黨內部也不乏有人把此次選戰當成一個本黨自我修復和自我調整的機遇。
正如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言,即使民主黨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如與自民黨的席位差在10至20席之間,那么在一段時間之后,有可能形成兩大黨聯合執政的局面。“如果自民黨大獲全勝,那另當別論。如果失敗了,黨內將會掀起改革運動。自民黨必須擁立新人,建立新的體制。總用老面孔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