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毅
【摘 要】 本文以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為研究對象,利用實證研究方法對西安市高校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模式特征、表現形式等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西安高校體育產業面臨的問題,探討西安高校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及重點,并提出了西安高校體育產業如何適應社會經濟基礎的變革與發展戰略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 普通高校;體育產業;對策研究
21世紀初期,我國體育產業迎來了第二次發展高峰期—體育產業市場成熟期。同時高校體育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因為多數高校具有穩定的體育消費群體,配置了大量體育運動設施以及經驗豐富的體育師資。所以高校體育產業在體育產業的結構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搞好高校體育產業研究不僅可以提高高校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對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支持,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分別從陜西省81所高校中抽取重點一類大學、二類本科、三類本科、民辦高校各三所,對18名體育教學部主任、50名體育教師、150名學生進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問卷、訪談、)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二、西安市普通高校體育產業現狀分析
1、體育產業概念的界定
體育產業屬于一個發展性的概念,指的是以體育產業(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活動為目的的產業體所從事的經營、管理、服務等一系列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2、陜西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陜西省地處我國西部,與東部和沿海地區相比經濟還不發達。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近些年來陜西省經濟發展的速度較快,1998年至今,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為13%-14%,高于全國GDP的平均增長率。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據調查,陜西省體育產業年產值為40-50億元人民幣,年創利稅3億元,體育產業逐漸成為陜西省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雖然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從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經濟不發達,政策、法規和制度不健全、不規范,體育服務市場發展緩慢,缺乏經營人才等。
3、西安市普通高校體育產業現狀
(1)隨著“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建立和實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體育產業化、社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由于西安市各高校對于體育的認識還處在“口號”階段,對體育產業化的政策也是重拿輕放。根據調查得出目前西安市各高校的體育產業依然在淺嘗階段,沒有切實可行的思路、目標。
(2)缺乏地域性特點濃厚,群眾基礎良好的體育活動。地方高校在體育產業方面的形成的優勢并不在于它趨同于國內或國際發達省市,恰恰在于它具有地方的地域性特點。不能簡單地認為地方高校體育產業的鄉土氣息,應當看到正是這些特點,地方高校體育才更具有民族性,才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從而更好地發展高校體育產業。
(3)高校體育產業的領域狹窄。目前西安市各高校的體育產業還集中在體育場館和設施的出租,體育俱樂部的經營等。發展模式比較封閉,缺乏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產業形式。
(4)高校體育市場嚴重缺乏資金。陜西省高校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但是通過問卷分析陜西省的教育經費投入卻很低,開發高校體育市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嚴重的阻礙了體育市場的發展。當前在高校體育產業化不發達,體育市場程度低的情況下,如何解決資金問題和吸引贊助是開發高校體育市場的關鍵。
(5)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欠缺。高校體育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大學生,花錢買健康的觀念一時難以讓大部分學生接受,尤其因為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大學生的消費能力極大地阻礙了高校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這給開發高校體育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難題,特別是經濟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改變學生的消費觀念,培養其健康消費意識是開發體育產業市場的重要步驟。
(6)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資本注意的市場價值觀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潤,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應適應國情,應把追求利潤和服務社會相結合,特別是發展高校體育市場上,更要強調追求效益與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相結合,使之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只要我們在開發高校體育市場中重視并妥善處理好這些關系,就能避免在開發高校體育市場中出現重經濟利益輕公益功能的現象,揚長避短地發展高校體育市場。
三、西安市普通高校體育產業對策
1、加強體育體育產業化觀念,加速人才培養
截至到2000年初,我國有110多個體育學專業點,其中體育教育專業占61%以上。體育管理和社會體育學專業分別只有4個和2個,這說明體育的專業明顯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體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加強與院校體育產業發展相關的專業勢在必行。
2、擴展高校教師教練員職能
隨著高校體育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員的日益專業化,教師的職能早已由單純負責課堂教育轉化為運動員的訓練及運動項目的管理。美國大學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師型教練員在整個教練員隊伍中的比重日趨下降。
3、加強和完善地方高校體育產業市場的法規建設
法律法規是保障我國地方高校體育產業健康穩定運行的關鍵。目前,我國地方高校體育產業市場的管理不夠規范,多頭管理和無人管理并存,部門分割和地方保護問題較嚴重,缺乏促進地方高校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
4、建立健全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加強宏觀調控,為各高校創造一個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實現校企良性互動,在市場經濟初具規模的今天,大學可以向企業加大宣傳,推銷自己的實力,幫助企業產品進行宣傳。作為回報,企業也為大學提供資助。這樣雙方就實現了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榮日.體育產業概論[M]北京:北京體育出版社,2005.
[2] 陳彥.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制約因素[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
[3] 劉元福.成都市高校體育市場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