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積家 賀淑敏
摘要:對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主要有:(1)掩飾與自我保護;(2)避諱;(3)幽默;(4)禮貌;(5)策略表達。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有性別、年級和專業差異。男生的掩飾與自我保護、幽默、策略表達動機強于女生。大一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和其他年級學生差異顯著。工科學生掩飾與自我保護動機強于文科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
中圖分類號:G40-01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0—0209—05
一、前言
委婉語是一種特殊而且重要的語言現象。人們在交際時,一般情況下使用直率表達,特殊情況下采用隱含表達,從而形成委婉語。對委婉語的含義,有兩種流行的看法:⑴委婉語用一種不明說的,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說法,代替有令人不悅的含義或不夠尊敬的表達。⑵委婉語用婉轉或溫和的方式表達某些事實和思想,以減輕粗俗程度[1]。
委婉語有不同的分類。按照語義,可分為肯定委婉語和否定委婉語。前者是語義揚升,把低的、差的說成“好的”;后者是語義減弱,把可怕或過分的事物說得溫和點。根據語用功能,又可以分為“避諱”、“禮貌”和“掩飾”或“偽裝”三類。根據委婉語的目的,可以分為“利他”、“利己”和“泛利”的委婉語[2]。還有研究者從社會心理角度,將委婉語分成:⑴與焦慮恐懼、求吉心理相關的委婉語;⑵與害羞、廉恥心理相關的委婉語;⑶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距離、渴望被尊重和肯定心理引起的委婉語[3]。

研究表明,委婉語有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傳統性和習語化等特性[4]。它的使用具有避諱、幽默、諷刺、自我保護、掩飾[5]、禮貌和策略表達[6]的功能。國內外委婉語研究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從語言學、社會學角度出發,研究委婉語的分類、構成手段、構造原則和語用原則等[7]。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委婉語使用動機的研究還很少。委婉語是人們為謀求理想交際而創造的語言形式。它像一面鏡子,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會文化心理[8]。委婉語的使用動機也隨著講話者的性別、年齡、地位、職業等而變化。本研究以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委婉語的使用動機,為委婉語研究提供資料,也從中管窺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方法
(一)被試
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佛山大學374名大學生。男生162人,女生212人;一年級學生137人,二年級121人,三年級84人,四年級32人;文科生83人,理科生168人,工科生123人。

(二)研究工具
參考有關文獻,自編了《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調查問卷》,共55個題目。采用5點量表,1-5分別為“最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一般”、“比較符合”、“最符合”。讓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委婉語使用情況,判斷題目的適合程度。回收問卷,用SPSS11.5對數據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的描述性統計
問卷共包含55個題目,經過因素分析,刪去在各因子上負荷低的項目,余下36個題目。大學生對題目的平均評定見表1。評分高表示題目適合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的程度高。
(二)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采用正交極大法旋轉。Bartlett檢驗值為5781, df=630, p=0.000,極顯著,說明變量間有共享因素的可能。KMO值為0.919,說明數據適合因素分析。因素結構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5個,可解釋52.09%的變異。因素碎石圖也表明,抽取5個因子較合理。各因子的負荷見表2。對各個因子命名:因子1為“掩飾與自我保護”,因子2為“避諱”,因子3為“幽默”,因子4為“禮貌”,因子5為“策略表達”。從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上看,各因子方差貢獻率差別不大,說明各因子在說明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上重要性差別不大。
問卷信度采用克倫巴赫α系數,α=0.919。說明問卷一致性信度較高。5個因素的α系數見表3。因素5的α系數相對低一些,可能與題目較少有關。
(三)驗證性因素分析

依照問卷題目的方差協方差矩陣,采用極大似然估計,對構想的5因素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見表4。
模型的擬合指數為x2 /df=2.69,NNFI=0.94,CFI=0.94,RMSEA=0.069,表明模型擬合良好。
(四)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比較
分析表明,不同性別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在“掩飾與自我保護”、“幽默”和“策略表達”上差異顯著,男生分數分別為28.60、27.20和12.77,女生分數分別為23.26、25.28和11.75。t檢驗表明,p值分別小于0.001、0.005和0.01,差異顯著,男生的動機顯著強于女生。不同年級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在某些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t檢驗表明,大一學生“掩飾與自我保護”得分(23.74)顯著低于大二(27.32)、大三學生(26.99),p值分別小于0.001和0.01;大二、大三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大四學生(23.34),p值分別小于0.01和0.05。大三學生“避諱”得分(30.74)顯著高于大一(28.89)和大二學生(28.48),p值分別小于0.05和0.01。大一學生“策略表達”得分(11.34)顯著低于大二(12.64)、大三(12.68)和大四學生(12.97),p值分別小于0.01、0.01和0.05。在專業差異上,t檢驗表明,只有工科學生在“掩飾與自我保護”上得分(28.79)顯著高于文科學生(23.49),p=0.001。
四、討論
(一)關于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
本研究表明,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主要有五個方面:

1.掩飾與自我保護。掩飾包括掩蓋個人目的或事實真相,粉飾一些原本并不好的東西;自我保護包括求吉利,避免受到道德和法律譴責和懲罰以及維護個人利益。委婉語常用于政治、經濟、軍事領域,起掩飾作用[8][4]。大學生雖然未直接參與政治、經濟和戰爭活動,但通過電視、網絡、報紙、書刊等媒介,從中也學到了不少委婉表達。在社會生活中,為了對別人表示尊重,也常使用委婉語。大學生的心理比中學生復雜,交際中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事情,直接拒絕又會影響關系。掩飾可避免尷尬,體現人的文化素養。然而,使用委婉語并非僅是為了讓聽話人受益,講話者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份、地位、利益和尊嚴。利奇等人在闡述“面子”時指出,人們通常在交際中相互合作保全面子。這種合作基于保住彼此的臉面。如某事談起來不愉快或根本不能提及又不得不提及時,直接表達可能被認為是粗俗或觸犯別人,聽、說雙方的面子會受到威脅。因此,講話者會盡量多用委婉表達,從而顯示自己的身份和教養,給人留下好的印象[9]。大學生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在面對某些需要掩飾的話題時,非常樂意采用委婉說法。
2.避諱。在交際中,為了避免出現尷尬及避免刺激對方,使用委婉語。任何文化中都有語言禁忌。語言禁忌和委婉語有必然聯系。在某些場合,回避禁忌語是衡量一個人文化修養的尺度。在交際中,當涉及兩性的生殖、排泄或身體某些隱秘部位時,人們總會使用含蓄或中性詞構成的委婉語,這樣做不至于使人感到尷尬。大學生正處于一個希望與不同人多接觸、多交流的年齡。交談中常會涉及一些難以啟齒的事物,直接說會使雙方都感到尷尬或不快。運用委婉說法,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避免刺激對方,也體現了大學生尊重別人、能從對方角度考慮的心理。人都有被尊重、肯定、接納的需求,直接拒絕或直接批評往往讓對方感到不快,不利于關系確立或維持。使用委婉語,就能使對方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議或想法,從而減少矛盾和沖突發生。
3.幽默。幽默感對于大學生非常重要:它有利于調節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有助于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大學生把握個人情感和情緒。大學生的心境狀態比中學生明顯,高級情感迅速發展,情緒穩定性增強。與此同時,憂郁與焦慮情緒也明顯增長,愛情需要增強,情緒外顯性明顯。大學生對于社會現實反應敏感,喜怒哀樂表現充分。采用幽默,可以控制消極情緒[10]。由于幽默對大學生非常重要,所以大學生也越來越愿意采用幽默方式面對生活。使用委婉語是大學生幽默的重要形式。它把痛苦或難以開口的事實寓于幽默之中,使妙趣橫生。它可以使談話氛圍輕松,拉近談話雙方的距離,增進友誼。
4.禮貌。禮貌指在交際中,說話人盡量多給別人一些贊譽,多貶低一些自己;多讓聽話人得意,讓自己吃點虧,從而在交際中使對方感到受尊重,獲得對方的好感[6]。禮貌用語存在于任何民族的語言中。委婉表達是一種有效的表達禮貌的手段。在社交場合,任何人都不愿失去面子。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看成是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人們傾向于用好聽的字眼,甚至掩飾真相,為的是保全對方的“面子”。禮貌要求盡量使別人多受益。因此,人們就得把不好聽的話說得好聽一點,把無法直接表達的話表達得間接、委婉一點[9]。大學生出于禮貌需要使用委婉語,與他們的人格特點有關。當代大學生珍惜同學友誼,樂于幫助他人,尊重關心他人,善于理解,富于同情心,在與其他人交際中也會遵循禮貌原則,照顧他人利益和面子,把一些不便直接表達的話用委婉說法表達出來。
5.策略表達。對某種不便直接表達的想法或不便直說的事物,采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可以加強說服力,使別人易于相信和接受。這是一種說話的藝術。策略表達受語境影響。委婉語使用是交際者根據語境思考后選擇的結果[1]。大學生交際意識特別強,而且通過學習逐漸懂得了說話必須講究策略。在交際中,他們常會根據不同語境主動去尋求一種既可以讓別人信服自己,又可讓自己不至于因為直說某些話而受到指責和懲罰,甚至可以體現自己的個人機智的說話方式。
(二)關于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的差異
男生掩飾與自我保護動機強于女生。這是由于男生更注重交際的成敗,更看重自己的“面子”。這種現象有著深厚的社會根源。男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外”上,更愿意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在交際中,面對一些危及別人利益和自身面子的情況,往往采用一種委婉說法而保持良好關系。男生的幽默動機也強于女生。這主要是由男、女的個性差異造成。男生多性格開朗,不拘泥于細節,胸襟廣闊,機敏靈活,慷慨大方,有創造性,因此在交際時更愿意采取詼諧幽默的方式,不僅輕松,還富有深意;女生則文靜溫和,多情善感,細致耐心,談話方式則相對沉悶和嚴肅。男生的策略表達動機也強于女生。男生希望與別人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更傾向于去控制別人,希望別人信服自己,因此會更加注重說話方式。
大一學生掩飾與自我保護動機顯著弱于大二、大三學生,大二、大三學生掩飾與自我保護動機顯著強于大四學生。這是因為大一新生不太懂得交際之道,在與同學相處中,往往想說啥就說啥,較少顧慮到這樣說話會導致與別人關系緊張。經過一、兩年大學生活以后,慢慢地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漸漸地學會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友誼。因此,在面對某些問題或某些人時,大二、大三學生會依據情形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或目的。大四學生在此動機上弱于大二、大三學生,是因為大四學生即將畢業,余下的時光顯得格外珍貴。經過三年多的相處,不僅學會了什么是包容和尊重,與其他人的關系已不再是隔離與拘束,彼此之間更愿意像親密的朋友,有事就坦言相告。大三學生的避諱動機顯著強于大一和大二學生,是因為大三學生的交際范圍比大二、大一學生廣闊,對交際也更有體會。他們更多地與不同人交流,更易遇到一些敏感、不便直言的話題,因此也更多地注重委婉語的避諱功能。大一學生策略表達顯著弱于其他年級,是由于大一學生交往經驗少,往往采取直接、情緒化的處理方式。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社會經驗多,在與不同人在不同場合交際時,更注重策略。
工科學生掩飾與自我保護的動機強于文科學生。所以如此,與工科和文科學生中的性別比例有關。文科學生中女生多,工科學生中男生多。由于男生掩飾與自我保護的動機強于女生,所以導致工科學生這方面的動機強于文科學生。
五、結論
(一)大學生委婉語的使用動機有五:掩飾與自我保護、避諱、幽默、禮貌和策略表達
(二)大學生委婉語使用動機存在性別、年級和專業差異
參考文獻:
[1]陽雨君,梁雨清.委婉語的語用分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⑴:88-91.
[2]邵軍航,樊崴崴.委婉語的分類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2⑴:61-65.
[3]蔣冰清.英語委婉語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4⑷:19-21.
[4]李曉燕.對委婉語現象的文化透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3,6⑶:95-97.
[5]林珊華.從禮貌原則看委婉語及其功能[J].科技資訊,2006,(36):250-251.
[6]曾凡,劉洪泉.英語中委婉語的使用及構成[J].文教資料,2006(3):123-125.
[7]溫洪瑞.委婉語的使用動機和特點[J].山東外語教學,2002(6):72-74.
[8]羅春鳳,陳潔.從社會文化心理看委婉語[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3,6(2):34-35.
[9]劉淑珍.從語用角度看委婉語[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3):316-318.
[10]李猜.大學生的幽默心理培養[J].教書育人,2003,(22):35-36.
The Study of Undergraduates Practical Motivations of Euphemism
ZHANG JijiaHE Shumi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for Applied Psycholog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motivations of euphemis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dergraduates practical motivations of euphemism could be divided into 5 factors:(1)dissimulating and ego protecting;(2)evading;(3)Humorring;(4)the expression of strategy. Marked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also were found among different grades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The male students had strong motivations ofdissimulating and ego protecting,humorr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strategy. First grade students motivations were more different from other grade students.Engineering course students had strong motivations of dissimulating and ego protecting than science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euphemism,the practical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