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學生輔導員在高校人才培養的體系中承擔著重要角色,是學校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任務的重要落實者。現代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為高校學生輔導員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如何發揮學生輔導員的積極作用成為教育者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生輔導員如何踐行“師”、“范”之道出發,探討了如何提高高校學生輔導員的職業素養方法。
【關鍵詞】高校 學生輔導員 師范
社會與思維的多極化趨勢賦予高校學生輔導員更多的歷史責任,同時現代教育的發展又給高校政治輔導員提出更高的要求。“輔導員”這一平凡稱呼的蘊含越發地豐富與微妙,輔導員這一群體面臨著越為嚴峻的挑戰與考驗,正確理解“師范”的含義并將其內化成自身品質,才能抓住提升自身素質,服務教育事業的機遇。
1 正確認識“師”與“范”的含義
顧名思義,“師”是一種稱謂或職業;“范”則是指“典范”。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成師難成范,不成范又何成師?但是什么樣才是“師”標準,又如何達到“范”的要求卻是我們探討的話題。從學問與修養的角度可以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站在歷史的高度則可以說“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但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具有較高的知識修養和道德品質是為人師表的必要條件。
2 正確的自我定位是踐行“師范”之道的前提
高校學生輔導員制度是具有我國教育特色的高校管理體制。它在我國的現行教育體制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要體現黨的教育方針與育人觀念,是黨的社會主義教育路線的忠實實踐者,應具有大局觀念,有站得高看得遠的氣魄和服務現代教育的意識以及提高國民素質的歷史責任感。這些歷史要求需要高校學生輔導員有著較高的政治意識和歷史觀念,有著更為高尚的職業素養以及提高自我的覺悟與緊迫感,具有可操作性強的提升自我的方式與方法。輔導員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引導與服務,而學生則是主體。服務群體的觀念與行為是隨著環境在發生著變化的。這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難度,但也帶來了樂趣。變化的才是有生機的,才是有前途的,變化才能帶來挑戰的樂趣。在學生的變化中才能提升自我,感受自我實現的快樂。
3 豐富提升綜合素養的渠道是踐行“師范”之道的保證
了解“師”與“范”的含義及其關系,真正地做到“師”和“范”,作為學生輔導員就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品質修養,塑造學生輔導員的良好形象。
第一,注意提高自身修養。作為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學生輔導員,其肩上永遠擔負著為人師表的責任。輔導員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更有甚者會在學生的人生抉擇時起到關鍵作用。古語說嚴師出高徒,而在現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一流的老師才更有可能培養出一流的學生。讀書是學生輔導員提高修養的更為直接的渠道。工作的廣泛性特點需要輔導員主動地涉獵各種領域的知識,除了在實踐中學習之外,重視書籍的作用,讓書籍增加自己的閱歷,豐富自己的大腦,凝練自己的品質,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業務技能,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把反思和總結當成一種習慣。輔導員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事務性的工作,可謂事無巨細,但總起來講輔導員的工作還是有系統性的,有章可循的。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時間多么緊張,都要把反思和總結當成習慣,在反思中提升修養,在總結中熟練業務,提高水平。
第三,強化“尊重”與“感恩”,實施“以人為本”。學生輔導員應該能夠意識到,學校為自己提供了鍛煉的舞臺,同事是自己成長的伴侶,學生則為自己提供了成長的機會。在尊重和感恩的觀念意識下,輔導員會轉變自身工作態度,激發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從而把學校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把同事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當成自己的責任,主動投身學生工作,解決實際問題,輔導員自身的品位提升了,綜合素質提高了,其形象也就樹立了。
第四,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學生的思想和意識不斷的發展變化,輔導員要從更高的層次上引導學生的成長,就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對自身的工作方法、管理理念、對學生感情問題的理解、對特殊群體的特點等問題上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取決于對新知識的獲取,對現實問題的深層次思考,以及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個人總結的深度和廣度,取決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第五,講個性,但不走極端;談創新,仍不忘優良傳統。輔導員隊伍是一個富有生機的群體,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群體,是一個個性迥異的群體。只有他們個性的多樣化,才能塑造出許許多多具有豐富多彩品格的大學生。但有個性,不等于走極端,要學會走第三條路,走新時代的中庸之道。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但是我們仍然有很多的傳統需要發揚,輔導員個性品質中的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是什么時候都不能忽略的,輔導員工作方法中堅持以人為本和發揚民主的等等做法也是不能改變的。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有特色的合格人才。
輔導員是大學校園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學校要從制度上重視,不斷加強對輔導員的教育和培養,正視輔導員群體中出現的問題,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新性,使其真正成為黨的教育方針的直接實踐者。作為輔導員自身,也要牢記自己職責,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把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正確地貫徹實施,為培養出甘為黨和人民奉獻自己青春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工作。
參考文獻:
[1]韓力等.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2):216-218.
[2]張輝.新時期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方法探索與創新[J], 滄桑.2009,(1):200-201.
[3]吳春霞等.輔導員專職化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新契機[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74-76.
作者簡介:徐愛鈺,女,(1980-)濱州醫學院基礎學院,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