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軍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為體育教學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智能化的教學過程,將對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等產生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體育課程 信息技術 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整合的意義
目前,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問題,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已成為各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融合是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超越不同知識體系,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體育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的一種新興教學方法。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融合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體育課程,應用于教學,它有利于突破體育傳統教育觀念,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它豐富了體育教師課堂教育手段,有利于突破體育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它引導學生學習向“探究性”轉變,教師教學向“研究性”轉變,它促使師生信息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信息技術下的新課程實驗和推廣,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融合有利于突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性不再局限于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使得體育教師能夠全面積極的發展、鍛煉學生。其開展的原則如下。
二、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整合的原則
1.堅持“學教并重”原則
當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于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有利于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授,但是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同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但是容易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過大,容易偏離教學目標的要求。
體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既要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更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既注意教師的教,又注意學生的學,把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其最終目標是要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思想來優化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以便培養出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跨世紀新型人才。
2.堅持“交互性”原則
堅持交互性原則,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這也是體育教學的核心要求。由于多媒體、網絡的自身特性,互動式體育教學中作為教學活動兩極的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關系必然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趨勢就是教師可能從以前教學的主導地位部分地向輔助、支持地位轉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將更為平等與民主;學生也將更多作為主動的行為者出現在學習領域,并且張揚他們的個性。所以,教師要確立互動的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營造體育課堂教學的和諧氣氛,讓每個學生都能產生表現自己的欲望;創設實現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堅持“適度性”原則
媒體參與使課堂教學從教師、學生、教材三要素發展為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要素,拓寬了教與學的視野,充實了教與學的內容,增加了教與學的信息渠道。但長期以來,廣大一線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積累諸多優秀的教學經驗,不能為了體現所謂的現代化教學而完全放棄原來那些好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手段。我們既要保留傳統教學中好的東西,又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媒體的運用中要牢固樹立媒體的“工具意識”,科學合理地使用。一方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媒體參與的必要性。利用多媒體信息集成技術,可以創設和展示豐富多彩的而有意義的情境,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可以創建出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另一方面,要把握媒體參與的合理性,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是為了應用而應用,而是為了幫助學生充分發展他們的潛能。因此,是否依據學生的發展的規律與特點來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是衡量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是否有效的標準,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
三、加強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整合的建議
1.更新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
(1)更新教師觀。教師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努力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疏導。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和運用合作。教師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積極參與合作和創新的過程。教師們在教學中努力形成遞進式的三部曲,從教學科知識到教學生如何進行學科知識方面的探索,進而對正在探索學科知識的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2)更新教學觀。認識到教師要善于創設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敢疑、善疑,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探尋具有創新意義的學習方法。(3)更新知識觀。教師在教學中,拋棄以“量”為主的知識觀,樹立以知識的“質”和“結構”為主的觀念,不斷強化“有用的才是最好的”實用觀點,真正使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4)更新學習觀。認識到教育的重心要由教育者轉向受教育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育的核心要由緊張的“灌輸教育”過程轉變為愉快的學習活動過程,由被動地接受轉變為主動地學習。
2.加大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逐漸被體育院校重視和體育教師接受,但掌握多媒體技術的體育教師數量匱乏、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缺乏、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際應用效果欠佳、硬件設備數量不足等因素仍然制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體育教學的普及與發展。針對以上情況,體育院校應加大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體育教學的力度,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培訓力度,使教師都能得心應手地制作課件。開展集體備課,教師協作構建整體課件體系。課件制作體現多元評價機制,如課堂觀察、測試練習、學生練習評價和學生體驗與反思等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訓練。同時,學校應合理制定好普及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的規劃,組織體育教師和多媒體技術骨干,有計劃地開發教學課件和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
參考文獻:
[1]仝東峰.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整合的模式效應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19).
[2]向潔.體育信息技術應用現狀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06,(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