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軍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建設、發展以及生產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是企業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同時又是組織管理文化、經濟文化及個體組織文化的三維復合體。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倡導、努力積累文化因素,形成了以修德、明責、成業、顧客價值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開創了以人為本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關鍵詞:機械工業四院;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171-02
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實踐活動中倡導、積累、篩選、提煉而成的,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該院通過50多年生產實踐積極倡導、積累文化因素,形成了以修德、明責、成業、顧客價值為核心的價值觀,以合作、進取、至誠、超越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精神。四院企業文化的先進性建設,不僅起到規范該院員工行為的作用,而且對于提升該院的企業形象、增加其無形資產和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筆者長期工作于研究院企業文化建設一線,組織和參與了該院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對企業文化的內涵深有體會,特總結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一、重塑修德、明責、成業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
“正身修心、敏行訥言、智明博學、志高致遠”不能丟。企業組織的管理是通過采用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措施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達到組織活動目標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實現要采用必要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調動其積極性。因此需要加強員工的理論學習和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同時要積極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讓員工從中受到激勵,進一步增強員工追求真善美的意識,養成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我院這樣的以“知識工作者”為主體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人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只有人才能將生產力的其它因素結合起來,轉化成現實的生產;人力資源及其開發狀況是決定一個企業興衰的根本因素,企業要想實現持續不斷的發展壯大,就應該努力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明知責任、銘記責任、承擔責任”是每個員工的責任。一個企業要有活力,就要善于調動員工的能動性和責任性。企業的員工是顧客的直接接觸者,是向顧客傳遞價值的關鍵。要想讓顧客感到滿意、得到尊重,企業必須首先讓自己的員工感到滿意、得到尊重;要想讓顧客得到真誠完美的服務,企業必須首先對自己的員工提供真誠而完美的服務;要想為顧客提供一流品質的產品,必須首先將自己員工的責任心塑造到一流。為此就要不斷提高員工責任心,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員工文化素質,創建學習型組織,通過制定未來發展戰略規劃,把學習納入到工作中,真正構建起一種員工人人潛心學習,共同追求進步的氛圍,使學習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要創造一個共同發展的環境,使不同崗位、不同層面的員工都有機會得到自身的提高。提高員工責任心必須讓員工懂得客戶即上帝的道理,對客戶永遠不說“不”。通過這些方法和過程,不斷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全體職工的責任心,把依靠全體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辦好企業作為自己企業管理的宗旨,尊重、關心、愛護職工,形成親如一家的團結氣氛和強大的內聚力。
“造就品質、成就自我、有益于社會”。與其它組織管理文化不同,企業文化反映的是企業者的價值觀、愿景、宗旨、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企業文化包括了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經營思想、經營哲學、經營發展戰略及其有關制度等。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用較少的消耗取得較大的效益,因此營利性是企業區別于其它社會組織的顯著標志之一。沒有企業的經濟活動,就不能生成具有企業特征的文化現象,這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同時企業文化制約著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且隨內外經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即當企業內外經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企業仍沒有能及時將企業文化進行更新改造,這將使企業經濟活動受到制約,甚至會由于企業文化與經營環境發生沖突,使企業發生虧損甚至破產。企業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感情及審美意識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本身凝結。總之,從企業物質形態中所折射出來的企業的生產經營特色、技術特色、管理特色以及企業經濟行為對企業社會文化的反映。
二、倡導“成人達己”的顧客理念
顧客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的所有活動,只有從顧客那里能產生效益,其它一切活動都只能消耗成本。企業生產的目的,是用以滿足社會需求、即客戶需求的。企業家不僅是經營企業,更重要的是“經營客戶”。要想經營好客戶,就必須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優質的服務、為顧客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幫助,實現所謂的“顧客價值”,進而實現客戶依賴、客戶忠誠。如何實現“顧客價值”,除擁有優良的技術,優良的產品外,更多的要靠全體員工的努力來實現,歸根結底,要靠人的因素。企業文化建設要圍繞“人”來做文章。
顧客是企業產品銷售的市場,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衣食父母”,是“上帝”。詞典上的顧客為到商店或服務行業來買東西的人或被服務對象。企業必須仔細的了解它的顧客市場,才能具體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場的特點,更好的貫徹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思想。在如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誰贏得顧客,誰就贏得市場,誰的企業就能夠有所發展。所以“顧客是上帝”的說法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顧客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只有為顧客創造了價值,才有我們自身的價值;只有顧客成功,才有我們自身的成功。顧客的滿意程度是企業未來盈利的指示器,只有一個真正意識到讓顧客滿意的重要性的企業才會千方百計的強化這樣的價值觀念。企業與顧客的關系應該是辯證統一的,顧客依靠我們,我們依靠顧客。顧客不是我們工作的障礙,而是我們工作的目標;不是我們通過為他服務而給予他恩惠,而是他給我們為他服務的機會,并由此給予我們恩惠。企業有老顧客和新顧客之分,過去企業營銷的重點往往放在吸引新顧客身上,而真正吸引一個新顧客的成本是維系一個老顧客的成本的五倍,也就是說吸引新顧客比保持老顧客要花費更多的成本。所以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保持老顧客比吸引新顧客更重要,其關鍵是使顧客滿意。
三、堅持以人為本,培養企業團隊精神
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這或許是有關人本思想的最早詮釋,也足見“人”這一要素在社會生產中所起的舉足輕重作用。企業團隊精神是一個企業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前途。塑造和培養團隊精神,可以有效的保障企業內部團結,克服離心力和一盤散沙的狀況。理想的團隊組織是有效率的,是能不斷產生創新的、具有良好合作與協作能力的組織。塑造團隊精神,要以發揮人們各自的比較優勢作為核心,在發揮人們各自優勢的基礎上進行協作。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其表現也各有所長,因此團隊精神重視發揮人的比較優勢。比較優勢具體到某個方面尤為突出,如在企業制度設計中,應強調塑造團隊精神,企業活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各自的比較優勢,只有比較優勢的有效發揮,才能有企業的綜合效益的增長。而這種綜合效益的增長,就必須要以團隊精神的理念來指導。因為沒有團隊精神的理念基礎,任何再好的不同優勢都難以實現有效組合。因此,對于企業有效提高競爭力來講,團隊精神理念是極為重要的。
“合作是品質的體現,是修養的結晶,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塑造團隊精神,要重視發揮團隊個人能力與依靠組織力量相結合的原則。提倡團隊精神要重視員工的個人能力,既要強調員工的個人能力,也要依靠組織力量,這兩者必須要有效結合。這兩者有效結合的結果,實際上就是形成團隊精神理念的過程。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強調發揮個人能力,塑造團隊精神,正確處理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在一個企業中,不應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所謂能力和利益的過度增長,也就是說,任何個人能力的發揮,都需要一種外部環境支撐,這種外部環境支撐就需要全員的合作。所以強調團隊精神,就要重視發揮個人能力與依靠組織力量相結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理念。注重團隊精神的企業發展會很快,團隊精神差的企業發展往往不快。如果只強調人們的個人能力而不強調依靠組織力量,那么這種企業勢必難以持續發展下去,這是一個不爭的道理。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一種成功的企業文化的形成,必然需要錘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形成了以修德·明責·成業,顧客價值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積極把企業文化貫穿于企業發展始終并潛行于企業各個細節和制度中,在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中體現出來,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四院文化。
參考文獻:
[1]尚水利.團隊精神[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
[2][美托尼.卓越項目領導與團隊精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劉光明.企業文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陳春花.企業文化管理[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