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青
摘要:法律應用實踐和寫作實踐教學是法律文秘專業課教學的關鍵環節。加強法律文秘的實踐教學環節應從演示實踐、法律基本操作能力、實踐中培養思維能力、課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幾方面著手。在教學實踐探索出評價管理、強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服務、提供案例及其展示的平臺、保證實踐教學的時間和質量等多種有效手段。同時應重視法律實踐教學的內容、組織和管理。
關鍵詞:法律文秘;實踐教學;專業技能;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219-02
高職法律文秘專業是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主導的綜合專業。法律實踐教學作為專業課的重要環節,能夠引導學生學習法律專業課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且對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法律實踐教學可以加強法律文秘專業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
把法律應用實踐和寫作實踐教學作為開啟法律文秘專業課教學的一把金鑰匙是客觀的現實,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演示實踐、實驗教學,培養觀察能力
諸如模擬法庭等演示實踐、實驗在法律文秘專業課中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獲得情感認識提供“生動的直觀”。能使學生具體認識法律的表象特征、實踐應用及具體應變的條件、現象和規律,并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較為復雜的演示實踐、實驗有老師親自示范,而較為簡單的演示實踐、實驗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來演示,親自體驗到實踐實驗的樂趣,加深印象。在實踐、實驗前,要向學生講明實驗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并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去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教師在演示過程中同步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實驗結束后,問題就能得出答案。整個實踐、實驗過程,學生始終在老師的指導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避免了教學上面“口干舌燥”,而學生下面昏昏欲睡的現象。
(二)加強法律基本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法律文秘專業課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專業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學生只有熟練地掌握基本操作的基本功才能順利的完成專業技能的要求。法律文秘基本操作能力包括文秘寫作能力和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基本操作能力的教學要求一般分為初步學會,學會和熟練的掌握三個層次,不論那個層次,都必須由學生多實踐,而且是學生親自動手訓練和操作才能實現。
(三)因勢利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應用感知的信息和貯存在大腦里的信息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學生在法律實踐過程中有了正確的觀察之后,思維活動就開始活躍起來,教師應抓住時機,啟迪學生的思維繼續探索。在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作以改進,絕大部分具有演示實踐、實驗的教學內容都改為先實踐、實驗再總結,然后理論解釋,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實際現象進行對比,可以直觀準確的反映出實踐、實驗的本質。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地思考,去探索,然后教師分析、引導、解釋,由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告訴我們重視和改進實驗教學,因勢利導,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開辟第二課堂,培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開辟第二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提高實踐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電子音響設備、豐富的法律案例等有利條件,組織第二課堂活動。
二、法律文秘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
多年來的實踐教學,使我們的常規教研領域得到了延伸,教研活動的功能得到了放大與提升,的確起到一般常規教研手段無法取得的效果。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通過評價管理促進了學校重視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
我們借助2+1即兩年理論教學一年實踐教學,把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制定下來,公之于眾,讓廣大師生評價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情況。這樣就給學校一定的社會壓力,促使其認真開展。
(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服務
法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相對嶄新的課程,許多教師和學生對之還不甚了解,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教師不知如何指導,但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因讓所有的學校都得到專家詳盡的指導而成為可能,從客觀上消除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碰到的諸如專業力量薄弱、師生不知如何下手、學校資源匱乏等困難。
(三)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案例和展示的平臺
我們要求所有的研究性法律學習案例共享,一方面為想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鮮活的學習、模仿案例,讓廣大師生逐漸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感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則為正在進行課題研究活動的師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滿足師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進一步開展學習、研究的興趣,同時也讓其他同學、老師能夠對其研究過程、方法等問題提出意見,規范、指導其下一步的研究活動。
(四)法律實踐教學的地位
實踐教學是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理論和知識運用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當突出的特色,是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計劃中要保證40%的實踐教學時間,更要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三、法律實踐教學的內容、組織與管理
(一)法律實踐教學的內容
1.基本技能訓練,是指使學生受到適應實際工作在校學習所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實踐技能訓練,是打基礎的。其中包括共同技能(如:講、寫、讀、基本獨立生活能力等)和基本的專業技能,法律文秘專業有自己的側重、要求(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和文秘寫作能力)和職業通用技能(如:英語、計算機、求職等技能)。
2.專業技能訓練,是指專業能力的深化和延伸,進行本專業范圍內具有明確專業方向的實踐技能。包括辦公室管理能力、公關及交際能力、口才能力、法律實務處理能力等的訓練。
3.自學能力訓練,是加強自學能力和學習方法的訓練,包括情報信息的檢索、搜集與運用,工具書、參考書的運用,分析、推理、歸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方案的提出與論證及理論聯系實際敢于實踐、善于實踐的能力。
(二)法律實踐教學的組織
1.教學計劃安排。每項實踐教學都應有具體實踐計劃方案;計劃方案要有新的實踐教學體系觀念;要按實踐技能訓練的規律安排,優化時間分配。
2.教學內容安排。要開出多層次的實踐課程;更新內容,減少單一性實踐內容,多開一些綜合性、研究性、應用性、自選性的項目;專業性實踐要充實學科(專業)發展的新方向和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等內容。
3.教學方法。要加強實踐教學的“實踐性”即以學生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加學生對實踐的興趣。要強調教師的指導性、學生的主體性,要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要多提出問題,多教方法和思路,要進行指導式、自選式、擇優式的開放性實踐教學。
(三)法律實踐教學的管理
1.技能訓練的職責?;炯寄苡柧氂扇握n教研室負責考核和管理;專業技能訓練由專業教研室負責考核和管理;自學能力訓練由全體任課教師負責根據課程特點實施訓練和管理。
2.校內實踐、實驗和實習管理。校內實踐、實驗和實習包括法律文書寫作技能訓練、法律專業模擬實踐、實驗,微機上機實驗和法律語言表達訓練等;各項實驗實習訓練內容、時間均納入“專業教學計劃”分學期以任務書的形式下達,由教研室安排教師具體指導實驗、實習活動;各教研室要對自己負責的實驗、實習項目,分別制訂《操作規程》或《實習指導書》和考核標準(或辦法);指導教師須在實驗、實習前,根據實驗實習任務和《操作規程》制訂“實踐、實驗和實習進度計劃”,并按計劃進度組織指導實踐、實驗和實習活動;實踐、實驗和實習過程中,學生應按《操作規程》和進度計劃獨立操作,認真思考,不得擅離崗位,遇有疑難問題,指導教師要及時解答,保證實踐、實驗和實習順利進行和實踐、實驗和實習人員設備安全,實踐、實驗和實習完成后要如實填寫實踐、實驗和實習報告交指導教師批閱;實踐、實驗和實習結束后,指導教師要依據考核標準,對每個學生的實踐、實驗和實習成績做出評定(一般按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級定等)并于期末送交系教務管理人員,實驗、實習成績一律單獨記載。
3.校外實習管理。校外實習是深化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過程,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形式。法律文秘專業實習主要采取在公、檢、法、司等實習基地實習,到實際工作單位(部門)從事專業崗位工作方式進行,一般在職業技術課開設之后或畢業前根據課程安排組織實施。
4.實習帶隊教師的職責。實習帶隊教師是整個實習活動期間的主持人和總指揮,其職責是:全面管理實習期間的實習工作和生活;與實習指導教師一起結合實際落實《實習方案》規定的實習任務;檢查實習工作進度,協調解決實習過程中的問題;負責實習學生的日常管理,對違反實習紀律的應及時批評教育,嚴重的有權責令停止實習回院聽候處理;實習結束時做好實習生的鑒定交教研室歸入學生檔案。
5.實習成績評定。每位學生都應寫出專題實習報告,專業教師根據實習報告結合實習期間各方面表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級評定,經教研室主任審查后報系教務部門記錄成績。
參考文獻:
[1]陳飛鯨.高職文秘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7,(1).
[2]黃亞妮.國外高職實踐教學模式特色的評析和啟示[J].高教探索,2005,(4).
[3]馮鐘.關于高職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1).
[4]袁秀霞.高職實踐教學摭談[J].遼寧教育研究,2005,(11).
[5]鄭曉輝.試論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J].遼寧高職學報,2005,(2).
[6]蔣喜鋒,劉小強.必須全面理解高職實踐教學的功能與意義[J].職業技術教育,2006,(1).
[7]李定清.論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