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摘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及優勢互補原則來不斷進行專業調整和專業開發。它是就業導向的具體體現,也是加強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 專業設置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20184-01
高職教育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一種教育,與普通教育或高等(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專業鮮明的職業屬性。因此,高職教育必須建立在職業屬性的基礎之上,培養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性人才。
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應著眼于:首先是要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即教學資源積累和教學經驗沉淀來確定。它是專業設置的最基本條件。其次是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及時進行專業調整與專業開發,整合課程建設,這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規律。
一、高職教育專業調整與開發
促使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的發展,這是需要不斷研究和不斷解決的重要課題。高職教育的發展能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協調,與高職教育的專業結構是否科學、合理密切相關,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就必須不斷進行專業調整與專業開發。當然,這種調整與開發,必須適應全面推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要求,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適應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的要求;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法人要求。
縱觀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無一不是其工業經濟的發展依托于職業教育的發展,以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作為智力支持。我國的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這就需要職業教育所設置的專業結構涵蓋面要廣,從大的方面來說,既要為適應工業經濟的發展而設置專業,又要為知識經濟的發展而設置專業。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學校不顧自身的辦學條件,一味地追求熱門專業,如信息技術類專業。這樣不僅農業類專業的學生在減少,而且機械加工類、機電類專業的學生也在減少,這種結構的失調,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這從勞動力市場就可得到驗證。
高職教育的專業結構應該是一個不斷調整,對現有的專業進行整合重組,設置若干專業群,每一專業群內又設置若干子專業,按專業群招生,進行公共基礎課教學,12年后,根據市場要求及人才需求信息進行專業細分,確定子專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專業課的教學。及時進行專業的整合與開發新專業,如:超市管理、房地產營銷、等專業,都是近幾年開發的。這些專業的設置與人才市場需求更為貼近,活化了高職辦學模式,拓展發展空間,增強了競爭實力。
二、高職教育專業整合與開發的總體要求
1.以經濟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專業的整合與開發,必須建立在對經濟建設發展和人才需求進行充分調查、論證、分析、預測的基礎之上,專業設置要為專業發展和區域經濟服務。
2.在確定大專業,進行專業調整時,要注意拓寬專業口徑,按照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做好原有專業的更新、改造和新專業的開發工作,注意專業之間互為帶動的關聯性及專業的相對穩定性。
3.在確定小專業,進行專業分流時,要使專業具有對經濟發展的適應性,人才需求變化的前瞻性及學生就業的寬口性。
4.抓好骨干專業建設,形成以骨干專業為重點的專業群,以特色的專業打造特色人才。
三、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結構調整
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本科)教育,對專業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及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改變了過去專業過窄的弊病,強調寬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知識結構。圍繞培養目標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突出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著眼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拓展。在專業調整階段,通過公共基礎課教學進行一般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專業分流階段,通過專業課教學,使能力訓練體系中,一般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的訓練與不同階段的課程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職業崗位群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并據此進行課程開發,確定教學內容。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藍圖。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對有關課程進行整合,并開發新課程。高職課程內容的組合呈現以下特征:
1.定向化。專業技術型人才不必像科學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那樣具備深廣的理論基礎,但應該具備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理論課程更是基礎理論的定向發展。
2.綜合化。高職的專業技術課程必須是一種綜合結構。如: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的機械制造工藝學的課程內容中,就有定位原理、制造誤差、誤差統計、精度分析、殘余應力、機械振動、力變形、熱變形、經濟分析、生產過程、成組加工、計算機輔助制造、工序安排等等。它們涉及到許多科學知識,但為了培育學生解決機械制造工藝問題的能力而集合到一門課程中來。綜合化不僅體現在專業知識間的綜合,也體現在技能訓練的綜合。這在專業技術課程中尤為突出。
3.模塊化。按難易程度和邏輯關系加以系統組織安排,形成若干個課程模塊,最后把這些課程模塊按一定方式組合成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能確保課程質量。突出了能力本位,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和脫節。
四、結語
因為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專業型、實用型技術人才,通過高職教育的培養,可以基本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對高職院校也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專業的設置和課程的建設要切合實際,你無我有、你有我精,以優取勝。所以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用科學發展觀來進行專業調整和開發,整合課程建設,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參考文獻:
[1]朱柏義,探索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趨異化發展的有效途徑[J].科協論壇,2007,(6).
[2]張亞麗,高等職業教育的八大特征[J].現代高等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