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華 馬大慧
摘 要:探究教學是培養體育科學素養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體育教師課堂探究教學的開展卻不盡如人意,本文的調查就是為了了解影響當前體育教師實施探究教學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師 探究教學 建議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因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即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分析影響體育教師實施探究教學的主觀因素有教師素質,客觀因素有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資源等。
一、影響體育教師實施探究教學的因素探討
1.教育觀念因素
阿瑟·柯伯斯在研究教師觀念時說:影響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莫過于教師他自己相信的是什么。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因素,而教師的教育觀念又極大影響了他的教學方式。教育觀念要改變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價值觀要改變,從單純追求傳授知識轉變為培養人的科學素養;(2)教師觀要從教師是傳授者轉變為教師是引導者;(3)學生觀要從學生是接受者轉向學生是學習主體;(4)學習觀要從被動接受轉向建構理解;(5)教學觀從“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
2.知識因素
教師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質。教師要較好的開展探究教學應具備四方面的知識面:
(1)學科知識:指使用教學媒體與執行教學計劃時必須熟練掌握的知識;學科教學法內容知識,指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科教學法相結合的知識。
(2)教育文化背景知識:青年學生及其特點的知識,以及在個體發展與個體差異方面的知識;教學情境的知識等。
(3)教育策略性知識:指教師有效地實施計劃教學、進行課堂教學和評估教學效果時采用的靈活多變、適應性強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因此,相對傳統的講授法,探究教學在知識儲備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學習慣因素
傳統教學習慣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師總是在上課時過分強調固定的傳授模式,大多表現形式為填鴨式的教學。教師的習慣對實施探究教學的影響,可以從“舒適地帶”這個概念得到一種解釋。所謂舒適地帶,是指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范圍和習慣的經驗,人們在這個范圍內活動就會覺得安全、舒適、穩妥,而一旦逾越則可能遇上困難、麻煩、危險和挑戰。所以很多人都寧愿留在自己的“舒適地帶”中,而不理會外部環境的變遷,期望能夠平安、穩當地生活。變革的阻力主要是因為人們總是習慣于保護自己舒適地帶不被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實施探究教學對于很多教師來說就是超越自我舒適地帶,因此大多數教師對此不自覺地會產生回避行為,而傾向于熟悉的、習慣的教學方式。
4.教學評價體系對探究教學實施的影響
教學評價最重要的是具有導向、預測和激勵功能。它間接的決定著教師教學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一般來說,教學評價體系里的內容就是教師試圖達到的目標。雖然現倡導評價方式多樣化,積極實施過程評價,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將導致認真探索探究教學的教師得不到好的評價,長此以往使這些教師失去前行的動力,而對探究教學采取逃避的方法,因此如何構建與新課程理念切實相匹配的評價體系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5.教學資源對探究教學實施的影響
新課程探究教學的實施迫切需要利用教學資源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探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需要一定的教學資源。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要素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討論、評估、交流與合作。這些要素都需要豐富的信息資源作為支撐。此外,在學生運用各種資源如利用網絡、圖書館查找資料的同時,有助于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式,有助于探究能力的培養。
上述的影響探究教學實施的主觀因素——教師素質:教育觀念因素、教師知識因素、教學習慣因素,其中教育觀念因素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因素;客觀因素——教學評價體系因素、教學資源因素,其中教學評價體系因素是最本質的影響因素,它實際上直接影響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學校教學管理的改革,進而間接影響其他因素,總體來說這五個因素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二、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建議
1.提高教師素質是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前提
教師是課程的積極創造者,所有的教學與教師素質密切相關,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探究教學實施的效果。如果教師沒有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沒有具備實施探究教學的基本要求,沒有掌握一定的探究教學策略,那么探究教學就不可能實施,因此,提高教師素質是探究教學實施的前提條件。
2.更新教學評價觀念是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關鍵
學校和相關機構應在可行的范圍內修正教師的評價體系,多角度、多側面的評價教師。有鑒于此筆者提以下的建議: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是否能引入學生評價的機制,由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必然使教師積極投入教學,考慮怎樣讓課堂充滿生機,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多方面的行為表現也應考慮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來。
3.提高新課程培訓的實效性是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有效途徑
(1)新課程的培訓內容要有針對性。要提供更切合實際需要的培訓,而不僅僅是純理論的灌輸。應實際教學應用中存在哪些問題,據此進一步調整培訓內容,為下一次的培訓做好準備。這樣有針對性的培訓才可能改變教師被動消極對待培訓的狀態,才有可能調動教師認真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2)新課程培訓方式應有所改進。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教師對新課程的學習,應強調教師的實踐與參與,強調教師主體性。
4.學校領導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是促進探究教學實施的重要保證
學校領導的教育理念必然在學校教學管理中得到體現,是一線教師教學行為導向的風向標,對探究教學的真正落實必然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因此,作為學校領導應有以下認識:
(1)樹立管理理念——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為宗旨。
(2)轉變角色意識——學校領導應該既是一個管理者,又是一個教師,還必須是個好教師。只有兩者兼備的領導才能理解教師、指導教師。(下轉第8頁)
(上接第7頁)(3)重視表率作用——學校領導只有堅持理論學習,堅持到課堂上課,堅持深入課堂聽課,堅持參加教研活動,堅持進行教學改革,才有發言權,才能領導教師進行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杜慧蓉.實驗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余文森.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一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應確立的幾個基本觀念[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1.(07)
3.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08期
5.鄭金洲.想說界定不容易發人深省百年史凸顯個性是趨勢審視教育觀念[J].中小學管理.2000.(04)
作者單位:①江蘇揚州大學附屬小學
②江蘇宿遷學院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