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巖
為了消除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畏懼的心理障礙,讓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十分民主、自由、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就淺談一下我的點滴做法。
一、努力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
要想學好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比如,一個未學會講話的小孩,假如周圍從沒有人跟他說過話,他也很少聽到別人談話,他永遠也學不會講話,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學習英語,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所以老師更應刻意努力去創造英語環境,堅持用簡單的英語和課堂用語講課。
二、采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要創新,教師要常換“新招”,教學才有生命力。這主要體現在教學手段方面,學生們普遍對游戲感興趣,所以游戲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而且常出“新招”。如傳呼游戲,傳呼是現代化的先進通訊手段,學生們對它頗為好奇,我抓住了這一特點,設計了這個游戲來復習對話;把兩個玩具手提電話分別給兩名學生,讓他們就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對話。若遇到不會說的,還可以“打電話”搬救兵,讓另一名同學繼續和對方進行對話。通過這個游戲,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了同學們已學過的句型,事半功倍。此外,還有傳話、拔河、壘房子等許多游戲。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使課堂氣氛活潑起來,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質量。
三、利用多媒體,增強學生識記能力
作為現代教育者,只有經常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錄像機等輔助工具,設置情景來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更直接、更具體、更容易地獲得英語知識,而不是繼續停留在過去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上。如在教學人體各部位時,把每個部位都畫在小卡片上,在卡片的另一面寫上英語,畫一個鼻子就是nose,畫一只耳朵就是ear。既方便教學,更方便復習鞏固,同時不時地叫他們Touch your face(mouth/head/neck)看誰反應得又準確又快捷,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這些單詞。這無疑活躍了課堂氣氛,引起了學生極濃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識記能力,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變靜態為動態,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1.詞——將一個個枯燥的、孤零零的詞通過讓學生模仿其動作而“動”起來。
2.詞組——把一連串詞組通過學生模仿其動作“動”起來。
3.句子——任何一句話都可以讓學生表演,從而增加句子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學得快,記得也牢。如句子Acatcan catch a
mouse貓能捉老鼠)。我首先教會學生每個單詞,然后針對單詞進行表演:cat(貓),學生從嘴唇中間向外捋一捋“貓”的胡須:catch(抓住),這位扮貓的學生做“抓”的動作;mouse(老鼠),學生做出各種各樣的老鼠動作。最后,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句子表演。通過這種“表演”的教學手段,學生對所學句子記憶得相當牢固,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4.課文教學可以通過“戲劇表演”這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動”起來,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變乏味為興趣。
總之,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學生家長的良好愿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學有所成,我愿與廣大同仁一道為孩子們打造一方“樂學”“好學”的廣袤藍天!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第54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