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善
人們所說:“哪里有數學,哪里就有數學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適時地引導學生去感受數學美,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較好地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使課堂教學得到優化,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一、感受數學的創造美
美國當代數學家克來因認為“數學的學習過程實質是一個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教師在學生接受新知識或解決問題之前,告訴學生“你也可以像數學家那樣得出結論”,然后讓他們自覺地或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已學過的知識經驗,通過假設、猜想、演繹推理、反復嘗試,不斷克服困難,甚至得出正確結論。學生在千辛萬苦的波折經歷之后,會沉浸在欣喜和愉悅之中。數學方法是數學中最本質的東西,困難和復雜的數學問題,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勇于創新,有時會出現出人意料新想法、新成果,使學生心靈感到由于驚奇而產生愉快。每到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成功及時給予承認和鼓勵,學生的榮譽感便會油然而生,并將這種愉悅上升為數學的創造美,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這種創造美轉化為學習數學的強大推動力,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
二、感受數學的自然美
古希臘的泰力士,在圓里面畫出了直角三角形,為了這個發現,宰了一頭牛作為獻祭;畢達哥拉斯因為發現了勾股定理,舉行了一次百牛大祭。人們不禁為他們認識自然,如癡如醉地獻身數學研究的探索精神而感動不已。
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皆數”,這種信條對數學的發展起了極重要的作用,在他們看來,自然是按照數學規律設計的,美就是和諧。因此,讓學生體驗大自然與數學和諧美,從數學角度來認識大自然的美,啟發學生留意觀察大自然中一些有趣事實,如植物葉子的形狀,動物皮毛的花紋,地球的外形,國徽上幾何圖案,建筑物造型等,使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不再感到數學枯燥無味。
三、感受數學的環境美
在一個美的環境中生活,保持一份美的心境,無疑能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激發。如果學習過程中有了這種氛圍,教學效果就可以得到充分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風趣感人的語言,整潔規范的板書,科學嚴謹的推理,生動活潑的教法,親切和藹的教態,以表演藝術家的風度創造一個美的學習氛圍,應用美的力量激起學生愉悅的學習情緒,形成一個和諧而熱烈的信息交流環境,讓學生感受美的課堂環境,陶冶情操,激發學習興趣,產生積極學習態度。
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出充滿美感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去感受美。實踐證明,學生通過感受數學之美,對數學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使課堂教學得到進一步完善。
作者單位:河北省寧晉縣耿莊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