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根鋒
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更應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內容上要從單純的語言教學轉向既學習語言,又學習文化和科技知識;在教學方法上,不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學法,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創設輕松愉快、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氣氛,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寬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發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減少焦慮,不怕出現語言錯誤,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現代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中才能迸發出想象與創新的火花。我在教學中常給每一個學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機會,還特別創造條件,給后進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允許學生犯錯誤,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還引導學生相互尊重、相互關心,這樣學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創造。
二、變“教”為導,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教師的職責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為了養成學生有一輩子自學的能力。”因此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變“教”為“導”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采取這種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難問題,讓全體學生一起動腦解決問題。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最后教師讓學生向教師質疑,引導學生找出答案。
三、創設新情景,導入新視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創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是,創設新情景,進行視角轉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我在講完《皇帝的新裝》之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課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樣的人?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有的說:“我媽媽新買的衣服別人都說漂亮,可我一點都不覺得漂亮。”有的說:“爸爸帶我去拜訪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說我長高了,長得越來越漂亮了,可我覺得沒什么變化?!钡鹊?。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已經領會了課文所蘊含的意思,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
四、勇于質疑,善于求異是創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學生能質疑,表明他已對問題進行了思考,在發現過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進行創新思維活動。正如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處煈膭顚W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于標新立異、敢于逾越常規、敢于想象猜測、敢言別人所未曾言、敢做別人所未做,寧愿冒犯錯誤的風險,也不要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框內的創造品格。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經常換個角度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以便從多角度探索求異;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廣泛聯想,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再就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進而發現新問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勇于質疑、善于質疑的積極性。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開放的環境,因此我們要變小課堂為大課堂,要讓學生在大課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創新才能。
作者單位:河北省冀州市徐莊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