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琦琳
九月,金風送爽,金桂飄香。在這收獲的季節,我們送走了一屆屆畢業生,也迎來了一批批新生。隨著高等教育擴大招生規模,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這種情形催生了業余大專、函授大專、成人大專,電大、夜大等,這類學校都是近些年創建的,在各方面尚顯稚嫩,在教學方面,離正規化、規范化的目標仍有一段不短的距離。這些大專的學生大多是打工一族,他們既要工作又要學習,還要兼顧家庭,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
促成這次嘗試的原因:
福建財管院十五屆中青年理論研討會上黃杰名譽會長指出:“學術研究要有一個主題、一個方向,研究的課題才會深刻,才會出成果。”正是受到這一提法的啟發,本人決定著手進行英語“模塊教學”的探索。成人院校的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差,課時少,社會接觸面廣,投入學習的時間有限,導致考試不及格人數較多,學生因此開始厭學。這些不良現象已成了不爭的事實。曾經有位教育學家指出“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為了擺脫這一尷尬的局面,克服成績帶來的負面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模塊教學”模式已勢在必行。
什么是模塊教學?
這一學期,我擔任了2008級業余大專的英語教學任務,面臨著時間短(只上一學期)、教學內容多、學生基礎差,學習狀態不穩定的艱難局面。因此,如何在這種情形下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怎么教,怎么學,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便成了我改進教學方法的切入口。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收獲。”面對一本厚厚的教材《大學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共20單元,196頁,我苦思冥想如何讓師生們的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往英語教學花的時間不少,效果不好,那是什么導致英語教學“低效”的呢?如何用簡單的語言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帶著思索,我根據教材知識結構分布的特點對篇章知識進行歸類和分割,嘗試“模塊教學”。“模塊教學”并非我憑空想象,而是我翻閱有關資料得知。模塊(module)是指某一課程以某一話題為中心的幾個教學單元。模塊教學模式即:把篇章主題相同或大體相同的單元串在一起講。使英語中相似、相近的詞匯知識、語法內容、交際功能等一部分一部分的教,圍繞主題設計目標、內容和評價體系。這種方法便于學生系統掌握所學重點。模塊教學既節省教學時間,又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模塊教學以其靈活性、針對性、現實性、經濟性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及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關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正逐步被應用和推廣。荷蘭的外語教學就是采用這種模式的,并把牛津高中英語新教材Project板塊教學方法融合進去。
英語“模塊教學”的操作過程:
模塊教學方法不采用慣常手法:先教單詞——預覽課文——重點講解——歸納復習的過程。而是教師把今天要講的某一模塊中的主題、重點句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先熟悉今天要上的內容是什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個“導航者”;接下來才學單詞,并對某些重點詞結合課后練習當堂強化訓練,以求達到當堂記憶的效果。其次,熟悉課文。因為文中的一些重點句型、重點詞學生剛學過,因此對課文的理解也就不費多少功夫。再者,復習鞏固;復習時要求學生用口頭形式和課后練習的書面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如:上Bank Service這一單元時,我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①我先用課件給學生們看些東西:ATM機模型、存折、銀行卡,還有銀行服務的幾段視頻。②在屏幕上顯示一組關鍵詞和重點句型。花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熟悉單詞和句型再要求他們與有關物件連線。③只出示物件說出相關的單詞或句型。第二步驟:①讓學生聽課本里的對話。②老師把對話里的重點句型提煉出來,再次強化記憶。第三步驟:①讓學生以對話為材料做pair-work練習。②role-pair活動。老師給出背景材料:一位老太太要到銀行的ATM機上取錢,可她不會使用ATM機,請你為她演示并說出如何使用ATM機。③讓學生扮演銀行職員和顧客進行存錢/取錢、繳費等業務的英語對話拓展練習。這種交際功能教學法語言復現率較高,在很大程度上以日常用語為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應用日常語言的能力,并讓學生在規定的有限時間內完成指定任務。最后一個步驟,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老師對各組員的訓練進行綜合后選出最好的一個(一份)推薦給大家,實行資源共享。經過幾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對“Bank Service”這一環節的句型、用語已成竹于胸,因此在做模塊訓練時,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深層思考:
“模塊教學”,我雖已做了初步探索并用諸于實踐,但遺憾的是“模塊教學”只適用于課文教學,而語法教學我個人還沒摸索出類似的教法,另外,這種教學法還有待于在實際語言交流過程進行中檢驗。
英語教學具有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它涉及到學生生理、心理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學科,因此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不斷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興趣訓練、好奇感訓練、情感訓練、毅力訓練、性格訓練、注意力訓練等諸方面的心理素質的基礎訓練,激勵他們大膽進行語言實踐,不礙口、不害羞、不怕犯錯誤,勇于矯正錯誤,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培養他們逐步形成爭強好勝,不怕困難、不怕挫折,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習慣。英語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的英語教學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是每一個英語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現實要求我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的觀念、目標、內容、策略、手段、評價等方面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革,以滿足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細萍.《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略談大學英語語法模塊教學”.2007第八期
2.易仁榮.《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探索英語模塊教學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2008第十二期
3.陳英.《職業技術》.“論高職高專英語模塊教學的應用”,2009第一期
作者單位:泉州財貿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