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巍
朱自清先生曾說:“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只有言。”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活著,其基本生活除了做事就是說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際的范圍越來越廣,頻率越來越高,口語素質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于是這種口語交際的能力成為我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培養素質之一。認真落實新大綱的精神,大面積提高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試想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素質的形成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潛移默化的、清新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口語素質的培養。
一、教師語言優美,營造口語訓練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敢說
尊重學生個性,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是搞好口語訓練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相信人人能把成功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還要放下架子,作為一名聽眾、一位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力求達到優美可親。只有運用優美的語言教學才能使學生更易接受知識,更易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同時也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口語交際氛圍。國外一位心理學家說過:“要使人們相信你,首先必須讓他們喜歡你。”同樣如果教師對學生有感情,學生則對教師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師的觀點。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滿情感的語言能產生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不但使學生感受深刻,并能引起感情共鳴,學生自然敢說。
二、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讓學生想說
口語交際的“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并為學生樂于接受的交際情境。為學生巧妙創設交際情境,使學
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積極地觀察、思考、想象,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在教學中,教師
通過各種方法設法設計交際話題,創設交際情境,鋪設交際路徑,引導學生采用恰當的學習方式促進交際任務達成。
1.首先,我們可以電教創設情境
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可以表演創設情境
對于那些內容有趣、情節主動、人物形象鮮明的課文,如寓言故事、動物故事等,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觀察、思維、想象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三、采用多種訓練形式,讓學生樂說
1.讓學生參與討論
課堂討論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種好形式。只有讓學生全面參與學習過程的討論,學生的說才能得到充分的訓練。特別在生與生、師與生互說互評的開放性討論中,不僅能提高學生說的膽量,說的欲望,說有能力,說準確、說流利、說生動,而且能提高學生說的思維品質,使思維變得靈活、敏捷、流暢與獨特。這樣的說,能使學生享受無盡的快樂。
2.讓學生創說
所謂創說,就是指導學生以教材為憑借,抓詞抓句,抓段抓篇,并充分利用課文空白、課文特點等,創造性地練說。
(1)抓重點詞語說。在教學中,靈活地、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當時的情境,用教材中的重點詞語說一句、幾句或一段,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積累詞語,提高口語能力,而且對準確理解詞語,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抓文中空白處想象說。課文中有不少空白處,教師可據此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插說或續說。通過插說、續說,不僅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抓住內容變式說課文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和拓展知識的好范例。除此
之外,課文還應成為學生說話的內容,是培養和提高口語交際的好“教材”。
今天,我們的社會是信息時代的社會,一個人口語水平的高低,勢必影響到他跟外界交際能力的強弱,甚而影響到他事業的成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口語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只要教師在思想
上樹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立足課堂,深入發掘教材,找出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切入點,創造各種社會,讓學生創造性地說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