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秋
在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是:更新觀念,開拓創新,積極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要善于調動學生內在的思維能力,培養興趣,促進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每個學生自覺求知的內動力。教師要精心設計每節課,要使每節課形象、生動,有意創造動人的情境,設置誘人的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學們認識到數學在四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讀一讀”不僅能擴大知識面,還能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是比較受歡迎的題材。
適當分段,分散難點,創造條件讓學生樂于思維。如列方程解應用題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內容之一,主要困難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數方法分析問題的思路,習慣用小學的算術解法,找不出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數式時有意識地為列方程的教學作一些準備工作,啟發同學從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中去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畫草圖列表,配以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使同學們能逐步尋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礎進行提高,指出同一題目由于思路不一樣,可列出不同的方程。這樣大部分同學都能較順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難題也會進行積極地分析思維。
鼓勵學生獨立思維。初中生受經驗思維的影響,思維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我發現它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首先,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省力;它能直觀、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使教師的板書量大大減少。其次,多媒體教學增大了課容量,加強了知識間的連貫性。由于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教學重點,淺化了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知識的進度加快,并且節省了教師反復講解的時間,節省了課時,相對增大了課容量,突出了各部分知識的連貫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形,主動積極地去尋找解題思路。現代教學論的思想核心是確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啟發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會學”。
三、教給學生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
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如:1.趣問法。把問題趣味化,或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把問題引出,這種提問容易使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勝。2.追問法。在某個問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順著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其表現形式一般直接采用“為什么?”3.反問法。是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其表現形式一般是“難道……?”4.類比提問法。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質的相互聯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把問題提出。5.聯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個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
四、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第26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