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云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力,激發(fā)興趣是初中階段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睂W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就成為眾多教師不懈追求、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下面結合歷史課堂教學的實際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借助語言和情感營造氛圍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教學語言的技巧性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詼諧的語言,把歷史本身的魅力,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如在《全民族抗戰(zhàn)的興起》一課中,在講到“南京大屠殺”一目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看有關圖片,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的畫面,了解實情;再通過富有激情的講述,描述日軍的慘無人道、喪心病狂,中國人民悲慘、凄涼的處境,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以及對日本軍國主義反人性、反道德的仇恨。
二、使用實物或圖片展示直觀
教師在講授歷史時,實物和圖片往往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知所學內容,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運用圖片、實物、模型、投影等直觀材料的展示與解說,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也可以把較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易于理解。歷史敘述的是過去的社會生活現象,教師的敘述無論怎樣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有視覺上的感受,就會印象不深。借助直觀教具,幫助再現歷史現象,就顯得十分重要。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課的導課,教師可以拿出一個現代坦克模型(兒童電動玩具坦克),并發(fā)出模擬、仿真的槍炮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問,最早出現在戰(zhàn)場上的坦克是什么樣子的?它是在哪次戰(zhàn)爭中首次使用的?通過這樣的設問,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語言、實物、聲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過來,為一節(jié)課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應用于教學中,既推動了教學手段的更新,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影、錄音、錄像、微機演示,擴大和改變了視覺和聽覺途徑,提高了視聽效果。尤其是PPT的應用,可將教師的思維過程用計算機的畫面和文字體現出來。它通過剪輯電影、電視畫面、動態(tài)電腦及教師精心編制的解說詞,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于學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
在教學中,可以大量采集網上資源,制成課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如《石窟藝術寶庫》、《文字的演變》、《宋代的社會生活》。這些課件恰到好處的運用,彌補了課本的局限,擴展了教學資源庫,使學生認識更深刻,興趣更濃厚,培養(yǎng)的能力更加全面。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奔ぐl(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青口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