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順
高中數學新課標特別談到了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么他一生永遠是模仿和抄襲。”這說明創新教育是數學教育的重點。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很多數學教師的口頭禪,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與同行一起進行探討。
一、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要培養富有創造性的學生,教師就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成為創造型的教師。所謂創造型的教師,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將其積極地運用于教學中,并且有獨創的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的教師。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要了解當今高新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善于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并不斷調整知識結構,創造性地運用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思維教學。
二、發揮合作優勢,開發學生創新潛能
合作討論,即在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的協作與討論,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過程中,要增加學生討論的機會,即在得出結論之前,在理解知識點的關鍵處,在出現學生理解受阻時,在某一問題可能有多種解決方法時,引導學生討論,為學生提供一個思想摩擦碰撞的環境。同時讓每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并鼓勵學生對不理解的問題主動發問,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小組內可以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總之,新課程教材為我們教學改革提供了極為方便而豐富的資源,它系統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學生的智力,給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場地,也給師生交往、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提供了條件。
三、鼓勵學生質疑善問,激發求異思維
創新最大的特點就是求異,求異是創新的靈魂。疑問是思考的起點,求異是思考的關鍵。而以往教學過于求同,求同過多易造成“人云亦云”。培養學生的求異首先要鼓勵學生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是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表現。質疑駁問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質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動力,它蘊含著創新的萌芽。接著,要“善問”,學生多問反映了學生本身學習的深入,頭腦在變復雜,智能在發展。當然,學生質疑駁問的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形成過程。這要靠老師多方面的指導。因此,應該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教師的問題應少于學生的問題,允許學生大膽假設,允許不同的假設并存,不強求同一結論。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提出問題,對老師或課本中的看法有異議的可大膽提出。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突破常規沿著不同方向思考,提出具有多面性,創造性的見解,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創造,積極思維,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提供足夠的時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寬松環境,并鼓勵學生以樂觀的態度迎接挑戰,對待挫折失敗,以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創新的成功,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人人是創新之人”的創新搖籃。
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沙河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