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
21世紀科技高度發展,經濟迅猛增長,人與人的接觸溝通日益緊密。一個無法準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的人要想全面發展自己,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峰是很困難的。新課程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擁有流暢嚴密的表達能力,它需要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地培養、鍛煉。在這個過程中,語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鍛煉的機會,搭建口語交際的平臺。
一、從學生的需要取材
翻閱學生的日記,我發現學生們都有急切地想了解陌生的同學,想結交更多新朋友的愿望。為了滿足學生的溝通要求,我設計了以“找朋友”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并讓學生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活動中,首先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年齡、性格、興趣愛好等個人信息;然后進行“我想和xx做朋友”環節,談談選擇的理由;最后在《找朋友》的歌聲中與找到的朋友手拉手即興表演一個節目,把活動推向高潮。
事后,學生在日記中對這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有的學生這樣寫到:當我剛站在講臺上向同學介紹自己時,我很緊張,感覺像飄在高高的云中,云里霧里。突然,耳邊傳來第一排同學小聲的議論:“她講得真好,聲音響亮,表達流暢,真希望一會我也能像她一樣!”聽到這些我的腳好像一下子落到了地上,渾身充滿了自信。當我演講完畢,同學們贊許的目光、熱烈的掌聲讓我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我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老師,我們都喜歡這樣的活動,多多開展吧!
二、從現有的教材取材
教材很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少文章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類似體驗。這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一個很好的契入口。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向學生展示了一副副童年生活的畫卷。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們心中的寶藏,也是生命長河不竭的源泉。談到童年,每個人都有無盡的話想說。學完本單元的課文后,我設計了一個以“童年”為主題的語言訓練。主題剛出,學生在座位上就開始唧唧喳喳地交流起來。看著學生臉上燦爛的笑容,我知道這次的活動會很成功。果不其然,當課代表拋磚引玉說了童年的一件趣事后,課堂氣氛全被帶動起來了。學生爭先恐后地想向學生介紹自己的童年:快樂的、調皮的、辛酸的、苦悶的……
人人心中都有豐富的一面,何況是處于人生無憂無慮階段的活潑可愛的學生呢?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以學生感興趣又熟悉的事情為話題,調動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與人溝通的信心。當學生“心中的口真正被打開了,你還擔心他們不說、不會說嗎?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上閆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