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曄 于洪涓
摘 要: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對數控加工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改變傳統的課程體系,是提高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企業有用之才途徑和手段。
關鍵詞:數控加工技術 課程體系
2008年世界范圍的金融風暴,直接影響著整個市場經濟的運行,特別是機械加工行業企業,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對數控加工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既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操作技能的實用型、應用型的數控加工技術人才,就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如何提高數控加工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技術型人才,是數控加工技術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條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實訓的效果,設施的完備、先進的實訓基地為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高職業教育數控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質量,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改變現有的硬件、軟件設施。因此,切實抓好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數控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重點。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實訓廠房的改造、新建,實訓設備的足量購置、選用,同時在數控設備購置時,要考慮機床數控系統的配置,選用企業所使用的數控系統的主要產品,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培訓與企業的實際生產操作的機床系統相一致,避免學生到企業進行二次培訓學習,提高學生的企業適應性,增加學生的就業率。這樣通過校企合作,更容易實現數控加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更適用、更符合企業的數控加工技術專業人才需要。
二、改變原有的課程體系改革是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核心
1.改變職業教育數控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就是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和內容
基于企業對中等職業教育的特殊要求和中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特點為出發點,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應該是以實用性、適度性、夠用性為原則來進行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是職業教育出發點和根本點。因此,數控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注重學生在完成設置的課程后,學生到企業后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以此為尺度來進行數控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新設計。
2.改變職業教育中數控加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設計中應加強實踐
教學的比重。教學目標的制定,應以能力為本位,注重學生企業工作過程中能力的培養。在課程的設計中,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建立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實訓三大模塊為主線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數控加工技能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要求的機床操作技能。加強學生的綜合技能實訓,讓學生參加勞動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獲得相應的數控操作技能職業資格證書,并通過采用多種形式的產學結合,如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一些企業或工廠,參與生產及就業環節的訓練,完成崗位職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實現從學生到生產第一線操作者的角色改變。
三、加強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加工專業教學質量的保障
數控加工技術專業師資隊伍專業教師緊缺和質量是影響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加工專業辦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如何培養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是數控加工專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一方面,作為數控加工專業教師本身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學校應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生產第一線參與生產實踐,學習先進的數控技術理論知識、數控操作技能,盡快使在職的專業教師能夠勝任教學的要求。
四、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學質量,還需要政府和社會加大支持和推動的力度
財政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投入的同時,還應積極拓展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渠道,吸引多種行業、不同所有制、不同類型企業投資或合作辦學。各級政府部門應采取多種形式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開辦中等職業學校,在稅收、用地、補貼、項目支持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并增強優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充分利用中等職業教育實用技術性強、與企業具有天然緊密的合作關系特點,將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和企業資本有機結合,創造和發展多種形式、靈活有效的辦學模式,不僅可以拓展職業教育投資渠道,還可以為學生實踐和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各類企業選用優秀的技能型人才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2.《職業教育法》
3.《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
作者單位:吉林長春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