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嬋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院?!冻杀緯嫛方虒W的現狀,提出了教學改革的設想,以求達到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成本會計》課程作為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成本會計》課程一直被學生認為是會計專業課中比較難學的專業課程。因此筆者認為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光靠課堂講授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的需要,而應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法來教學。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會計學相關實踐教學的經驗與體會,對財會專業實踐性教學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與探索,摸索總結了一些經驗和看法,現簡介如下:
一、豐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
教師應堅持“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根據課程特點和不同的模塊要求,在教學中積極嘗試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研討互動、情景模擬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法。
1.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根據教學設計的需求,成本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應控制在96課時左右,其中理論教學64課時左右,實踐教學32課時左右,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的新模式。
(1)在課程具體教學內容結構設計上,基于成本會計業務流程與會計核算過程全方位對接的模式,將會計核算的內容與成本會計業務進行重新整合,使教學內容與公司成本核算業務流程相吻合,具有課程體系完整、結構新穎的特點,便于會計專業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2)在教學中按照成本核算業務流程要求,使學生熟悉成本核算業務常見的單據,掌握各業務流程的操作技能,在教學中以模塊的實際業務資料,要求并引導學生按照課程教學的要求,獨立完成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采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當一個教學項目結束時會有相對應的實踐教學環節,學期的最后一周將進行成本會計綜合實訓。根據這個定位,筆者重新制定了教學大綱,從應用的角度,強調成本會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2.以真實成本核算業務組織案例教學
(1)采用案例教學法,歸集我國企業在成本業務中的會計核算案例進行課堂教學,并與校外實訓基地結合,按課程單元授課并指導學生進行具體會計實務操作。
(2)采用團隊研究教學法,運用情景教學模式,將不同專業學生分成3~5人的研究小組,布置一定數量的實務課題(包括模擬實踐和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研究討論,相互學習,從而探尋實務問題的解決方案。
(3)利用實訓基地,完成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充分發揮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作用,安排階段性實崗參觀與模擬實踐相結合,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分為認識實習、模擬實習、頂崗實習三個階段。
3.利用網絡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建立網上考試系統和在線答疑系統,成立了以主講教師為首的答疑小組,同時還利用QQ、E-mail、BBS等與學生進行課外交流,答疑解惑,使學生對外貿會計實務的疑慮在相互交流中得以解決。
二、完善考核標準,突出考核內容
1.建立了以體現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考核標準
課程考核強調能力標準及考核的整體性,通過對學生知識、技能、態度的考核,檢驗學生的職業能力。堅持實踐與理論考核相結合,既有考核技能為主的操作考試,又有測試認知水平的知識考試;堅持結果與過程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主要考查學習態度和職業道德,結果考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考核主要考查理論基礎知識,項目實訓考核主要考查操作技能。
2.課程考核內容緊扣課程教學內容
各模塊按滿分100評定成績,再按模塊權重折算后計入課程總分,課程總分=∑模塊得分×模塊權重。
三、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
1.學完本課程后學生能理解該課程要求的職業素質、團隊與協作精神
《成本會計》每一單元設計教學目標中必須有態度目標和能力目標,教學內容中必須融入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成本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中,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一組就是一個模擬的財務部,按企業成本會計業務流程設崗,一人一崗,項目任務的完成好壞依賴每一位學生自身崗位任務的履行情況和整個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通過將本課程所要求的職業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外貿企業各個會計崗位的職責和職業素質要求,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學生適應社會工作的能力能得到不斷增強。
2.注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和創新性學習
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法,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就該課程寫學后感,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創新性學習有很大幫助。課程教學和項目實訓中設分組討論等環節,鼓勵學生運用新方法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并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探究式、創新性學習的習慣。寒暑假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社會調查,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合作寫出有一定質量的調查報告。最后一學期要求學生就當前專業領域內的熱點,或自己實習和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學生都能完成三千字以上、結構合理、內容具體的論文,并順利通過答辯。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是我國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在以后的成本會計課程教學中,我們將結合市場職業發展的要求,培養出綜合素質好、專業技能強的學生,以適應社會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少華.論我國大學會計教學改革的有關問題[J].會計研究,2003(10).
[2] 李延.會計專業學生就業新趨勢[J].中國教育周刊, 2006(2).
[3] 俞宏,夏鑫.《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新及策略構想[J]. 會計之友,2006(6).
[4] 黃世英,徐保華.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7(0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