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鑫
摘 要:從城市園林綠化的含義切入,指出園林綠化的作用,分析城市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城市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園林;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S731.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8-0015-02
1 引言
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業、工農業、 交通業、 貿易業、文化教育業、旅游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城市的規模、數量和面貌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園林城市應運而生。
一個城市能否永續利用,環境的好壞是很重要的因素。園林綠化的數量和質量又是環境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一個城市能擁有足夠的公園和綠地,并創造出優美的景觀,不僅能起到凈化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質的作用,起到激發群眾熱愛家園、共建美好家園的作用。要想使我們的城市永遠美麗、整潔,不僅要綠化,更要把城市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園林城市是在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園林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適應城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要,以整個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實現整個城市轄區的園林化和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它的總目標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城中有鄉,郊區有鎮,城鎮有森林,林中有城鎮,總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滲透,共同提高。
2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
2.1平衡大氣中的CO2和O2
綠地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CO2,釋放O2,這對地球上O2和CO2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在城市環境中,由于人口的增加,氧氣消耗大,二氧化碳濃度高,這種平衡更需要綠色植物來維持。
2.2凈化空氣、吸煙滯塵
城市綠地對城市工業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氣體有阻擋、吸收、滯留和過濾的作用。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具有凈化空氣能力。
2.3減弱噪聲
植物的葉與枝條輕而柔軟能吸收聲波,寬闊高大且濃密的樹叢可以減弱噪音5dB~10dB;喬灌草結構帶30m寬可降低噪音3dB~5dB。
2.4改善城市小氣候
城市園林在酷熱的夏季,其枝葉形成濃郁覆地,直接遮擋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而且也阻隔了來自地面、墻面和其他相鄰物體的反射熱。同時, 城市綠化地段有強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陽輻射能量的60%-75%,因而能使城市氣溫顯著降低,高溫持續時間明顯縮短。在嚴寒多風的天氣里,也能使溫度降低較為緩和。
2.5美化城市環境
城市園林綠化一般以喬灌草相結合。配置這些花、草、樹木不但具有顯著的生態作用,而且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布局合理、設計美觀的城市綠地不僅可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賞心悅目。一年四季五顏六色的花、千姿百態的造型,均可為城市增添幾分自然美。
3 城市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園林綠化事業較前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城市經濟總量和決策者重視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極不平衡,特別是多數中小城市經濟相對欠發達和環境意識不高,致使城市園林綠化投入不足,總體水平偏低。
3.1綠地生物多樣性不充分
綠地結構層次不豐富,綠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觀
單調,樹種單一,喬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當等。
3.2發展不平衡
各城市之間、城市的區與區之間,城市中心城區、老城區與新城區之間綠化的發展不平衡。
3.3侵占綠地、濫伐林木的問題
近年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樹木被大量砍伐,還有些城市的規劃綠地被挪作他用。
3.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是法制觀念有待提高。城市公用綠地被侵占、花草樹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壓、景觀遭毀壞的現象時有發生而無人問津;其次是城市園林執法隊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滯后,賞罰不明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目前落后于城市發展、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4 城市環境存在的問題
城市環境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每個人都希望居住在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爽、鳥語花香的地方,然而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的過渡膨脹,伴隨而來的是垃圾、有害氣體、噪音等的急劇產生或增多,給城市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4.1大氣污染
目前,工礦企業、家庭爐灶、汽車、火車、飛機等產生大量的煤煙、粉塵、硫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使城市空氣污濁,煙霧彌漫,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4.2水體污染
隨著城市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劇增,城市所排放的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地面徑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入河流,使河水水質和地下水水質變壞,尤其是飲用水水質下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
4.3環境噪聲
隨著城市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的飛速發展,城市噪聲來源增多,噪聲分貝增大一般來講,噪聲在50dB以下,環境是安靜的,而各種車輛造成的噪聲一般都在80dB以上,有的達到180dB以上,造成人們心理緊張以致耳聾。
5 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與措施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城市環境質量逐漸惡化。現實告訴人們;自然界不可能無限度地承受侵害,人類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自然三者協調不斷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必須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保證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經濟的發展必須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發展則必須優先保持自然生態 ,不斷提高城市綠地定額指標,更好地發揮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最大限度地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園林綠化應實施以下4種可持續發展措施。5.1提高認識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國城市人口眾多,經濟力量薄弱,城市園林綠化基礎差,居民綠化意識低下等,這些決定了必須下大力氣加強宣傳教育,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中的合理定位應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
5.2轉變城市規劃觀念
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的內涵已有了質的擴張,不僅是城市的點綴和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而且被歷史性地賦予了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功能。在城市規劃工作中,不應再像過去“見縫插綠”補窟窿,或者為應付規劃用地指標,將完全不能綠化的“廢地”充實到綠地隊伍中,而應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規劃與整個城市發展建設規劃協調起來,體現綠色環境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
5.3遵守生態學原則
從生態學基礎理論來研究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就是如何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功能來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實現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存,從而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遵守生態學原則。
5.4以法治綠
制定各種園林綠化管理公約和管理辦法,使城市園林管理有法可依。
園林管理部門要與公安、林業、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對毀壞城市園林綠化的行為要嚴肅查處。
6 結語
總之,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終目標。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一方面,站在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城市園林綠化事業。21世紀的城市,應該是高度園林化和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實現城市園林化、花園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羅蒙.深圳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策略[J].中國園林,2001,17(4).
[2]杜桂祥.大力推進綠化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J].園林,2001(1).
[3]楊文悅.城市發展規劃在前環保為先[J].園林,2001(4).
[4]曲格平.我們需要一場變革[M].吉林出版社,1997.
[5]馬海鷹,歐陽東.以創建園林城市為突破口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J].城鄉建設,1999(4).
[6]張宏.強化生態觀念建設生態城市[J].城鄉建設,1999(2).
[7]陳為邦,張希.奔向21世紀的中國城市[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