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杰 楊德草
所謂區域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區域內有直接的腹地,金融機構聚集、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交易活動頻繁,且對區域經濟能產生極化和擴散效應的中心城市。區域金融中心是以經濟區域為基礎而形成的資金融通和聚散的樞紐、貨幣金融業務的匯集和轉口地,是一地區金融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該地區金融體系發展的產物。
一、構建北部灣金融中心的意義
北部灣經濟區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廊一圈等多層次發展區域的交匯處,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臨珠三角,是我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邊的地區,既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進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是我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
隨著南寧市被中央政府確定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后,東盟國家設在南寧領事館的數量以及南寧舉辦國際項目活動的增多,北部灣的建設將迎來一個新的機遇,因此,創建區域性金融中心, 將會促進大量金融資產和由此攜帶的各類生產要素聚集北部灣, 具有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多種輻射功能, 特別是金融輻射功能。同時,區域金融中心的構建意味著南寧將成為一個金融機構密集、金融業發達的城市,將為北部灣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利于解決該區域資金供需之間的矛盾,從而極大地推動南寧及北部灣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因此, 南寧區域金融中心的構建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二、構建北部灣區域金融中心的目標和定位
1.構建北部灣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標
北部灣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設是一項富有極大挑戰性、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 ,涉及到政府、金融部門等等。北部灣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實現也是一項長遠目標 ,必須制定長遠發展規劃。
北部灣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標是:發展三強(銀行、證券、保險 )、結盟兩區(以深圳為軸心的廣東金融核心區 ,新加坡為中心的東盟的廣大地區)、輻射西南的現代化、多功能、開放型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2.構建北部灣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
北部灣作為新興經濟區的經濟總量雖然較低 ,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因此 ,在金融已成為現代經濟核心的背景下 ,構建不同層次和功能互補的金融中心 ,充分發揮金融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作用 ,對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北部灣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其籌資型與政策型一體的復合型金融中心。其輻射泛北部灣東盟地區和國內我國西南地區的金融經濟區。
三、構建北部灣區域金融中心存在困難
1.北部灣地區現有的金融業不能滿足北部灣區域經濟加速發展的需要。北部灣地區的金融業發展距現代金融業尚有一定差距,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完善和不斷發展,特別是北部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提速,金融業的發展已呈現出一定的局限和滯后, 主要表現為資本市場發育較緩慢, 尤其是證券市場發展滯后, 證券機構少、實力不強、業務單一, 上市公司偏少。另外, 缺少規范的基金管理公司、專業的融資租賃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
2.對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重視不夠, 金融業沒有被作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持發展。金融業不僅是一個資金供給部門, 更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縱觀當今世界各地的國際金融中心, 無一不是把金融業作為其支柱產業來重點發展。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 廣西各級政府部門更多的是強調金融業的資金供給功能, 而對金融業的產業定位、產業功能、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產業發展和產業環境等方面關注較少, 制約了南寧金融業的發展。
3.北部灣的金融組織體系構建不夠完善, 金融機構發育不夠健全。從金融機構的設立方面看, 在眾多的金融機構中, 沒有一家跨地區的金融機構將總部、數據中心或結算中心設在廣西,廣西的金融機構體系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從金融機構的業務方面看, 商業銀行仍處于金融的壟斷地位, 處于競爭中的優勢地位,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壯大受到很大限制, 影響力難以提高, 缺乏有特色、有影響的金融市場、金融業務和金融工具, 無論從規模還是從特色上講, 離建立金融中心的要求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4.北部灣的金融業缺乏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金融機構的國際化步伐顯得滯后, 沒有能夠把境外眾多的金融機構成功地引入區內。而建立一個區域金融中心, 外資金融機構應該是其金融業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 否則難以獲得境外金融機構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 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因此, 加快引進外資金融機構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5.南寧金融業不夠寬松的發展環境, 將面臨金融資源流失的風險。在新一輪的金融資源爭奪戰中, 各地金融業的競爭, 關鍵是體現在地方政府的競爭。因為哪個地方能對金融業的發展提供更優良的發展環境, 金融資源就往哪個地方流動。特別是在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后, 各大商業銀行從自身, 將資金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度, 流向能夠利益出發帶來更大收益的地區。與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業發達的城市相比, 南寧的金融業受到更多的宏觀調控制約, 前三者在享受國家宏觀政策惠顧的前提下,仍積極推出了系列扶持金融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如果南寧再不想方設法、采取有效扶持金融業發展的措施, 不僅難以吸引新的金融資源, 原有的金融資源也面臨流失的風險。
6.金融人才相對缺乏和經濟綜合實力有待提高。雖然有本地高校的支持, 在金融人才的培養上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無論在人才數量、結構或層次上, 都沒有達到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要求, 人才因素將是決定一個城市能否建設成為區域金融中心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此外,地區的經濟實力不強也是一個至關重要不利的影響,金融中心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撐。
四、構建北部灣金融中心思路
北部灣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總體思路是: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組織體系為基礎 ,以培育和發展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為重點 ,以加強金融法規構建和金融管理為保障 ,以加速金融現代化和提高金融效率為出發點 ,不斷完善區域金融中心的各種功能 ,增強凝聚力、輻射力 ,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各國金融的互補優勢 ,積極建立現代金融業 ,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 ,加快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積極搭建新的平臺 ,創造金融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形成較完善的金融 CBD;加快金融創新 ,拓展金融新業務 ,做大證券、信托、基金。
五、構建北部灣區域金融中心的對策和建議
1.在南寧創建區域金融中心的過程中, 應充分發揮政府的領導和推動作用, 從戰略規劃和組織協調方面予以落實。在北部灣經濟區加快發展的今天, 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 必須在定位為區域須要先考慮促進當地金融業的發展金融中心建設后, 更要把金融業視為一個支柱產業,并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扶持發展。由于金融中心的建設牽涉面廣, 在相關政策的制定、法律體系的建立、支付清算系統的構建和信息的流通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正確的領導和強有力的支持。
2.對構建的區域金融中心進行準確定位
要明確南寧創建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不能向大而全的多功能方向發展, 必須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筆者認為, 南寧創建為區域金融中心, 除了具備區域金融中心一般性的特征外, 更要體現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服務, 應結合廣西的發展目標“三個基地, 一個中心”( 即國際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的特色來構建“傘”型布置區域金融中心,南寧位于傘頂-是中心,北海、欽州、防城是傘邊-是基地,。因此, 可以分別構建以下富具地方特色金融業務中心。
首先,南寧市將來要發展成為區域性物流樞紐, 物流金融服務中心。 如南寧東盟國際物流園的建設, 設施配套、功能完備, 吸引國內外著名物流企業前來落戶。商貿金融服務中心。其次,要建設成區域性商貿基地,打造成中國-東盟貿易平臺。面向東盟等周邊國家-和粵港澳等周邊地區, 加快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大型產業批發市場。第三,南寧要建設成區域性加工制造金融服務中心。意味著將要在這里誕生大批的加工加工制造基地制造型企業。第四,信息金融服務中心。為服務于“數字南寧”建設的信息產業基地、通訊創新技術試驗網絡基地, 成為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樞紐。以上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作保障。
3.加快金融中心區的規劃和建設
提升區域金融中心形象建設相對集中的金融中心區,為進駐區內的金融機構及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良的工作、生活環境,是迅速吸引金融機構進駐, 匯聚金融資源的有效途徑,如上海的浦東區、廣州的天河區。目前,南寧的五象新區將被規劃為金融集中區,建成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主體, 其他多種類型金融機構并存、結構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完備的現代金融體系,更好地為北部灣經濟發展服務和推動區域金融合作。南寧市, 高起點、大手筆地分散的金融機構逐步搬遷至新區規劃建設金融集中區或金融一條街, 打造金融樞紐新形象, 形成輻射力強的金融中心區, 提升南寧金融中心的影響力。
4.加大對外資金融機構和區域性銀行總部的引進
南寧將來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 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外資金融機構進駐, 因此要加大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一方面,可效仿深圳、上海浦東等地的做法, 對外資金融機構給予土地及稅收上的優惠來吸引更多的外資機構進駐南寧。另一方面,要加強中外資金融機構的合作,在推進現有金融資源重組的過程中, 積極吸納外資金融機構參股, 實現中外資銀行在組織機構、產品開發、服務領域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合作和互補等, 促進中外資金融機構共同發展同時, 積極創造優越條件, 以便引進區域內外的銀行總部進駐南寧,從而提高區域金融機構體系的影響力。如, 深圳有招商銀行的總部和深圳發展銀行的總部,上海有交通銀行的總部和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北京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