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瓊
摘要:企業為生產而購入的材料物資,以及支付勞動者的報酬,都是以貨幣表現進行計量的,這些作用于企業再生產過程的各項資產物資的貨幣表現了就稱為企業的資金。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維持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根本保障。“資金暢則企業興,資金滯則企業衰”,這句話已被許多企業興衰的事實得到證明。而企業資金緊張是目前大多數企業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企業因缺少資金而停工停產,因缺乏資金而無法開拓市場,因缺乏資金無法進行技改,因缺乏資金無法支付職工的生活費等問題在相當一部分企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企業因受資金緊張的制約,直接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更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有效得解決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就必須先了解造成企業資金緊張的原因。因此,本文從闡述企業資金緊張的原因入手進行了分析,試圖提出解決資金緊張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資金緊張;應收賬款;資金管理;籌資渠道
一、 企業資金緊張的原因分析
1.資金結構不合理,自有資金與流動資金的比重偏低
企業從不同渠道取得的資金形成了企業資金來源。現在,大多數企業的資金來源為:
(1)自有資金。它是指企業通過向投資者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企業內部留存收益等方式取得的資金。它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入、法人單位投入、個人和社會投入及外資投入。
(2)非自有資金。它主要包括銀行借入、企業債務融資、債務等。由以上這兩種資金,可知道大多數企業自有資金占流動資金比重大約為5%—6%,非自有資金占流動資金比重為94%—95%,這就說明了企業資金中的流動資金主要是依靠銀行貸款形成的。企業自有資金不足是企業經營中的缺陷。由于企業生產的發展,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而企業自有資金比例下降,造成企業資金不足,使大量資金需從銀行借入。
2.產品滯銷,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差
長期以來,由于企業領導只注重產品產量,不注重對產品的技術改造和更新,并且對競爭日益強烈的多重的市場缺乏調查了解,盲目地生產產品,致使大量產品銷售不出,不適應市場的需求。此外,一些企業忽視產品質量,生產經營缺乏科學性,且生產設備陳舊,生產成本高,致使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所有這些,都使企業資金周轉緩慢,從而使資金的使用效率差。
3.應收賬款占用資金不斷增加
目前一些企業應收賬款不斷增加,而且應收賬款的質量低,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這些都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濫用賒銷手段,以致使一些信用差,財務狀況不佳的企業也能夠賒銷貨物,從而導致企業應收賬款收不回,甚至出現壞賬和死帳。此外,由于企業催款員責任心不強,素質差,吹款不力,使應收賬款超過訴訟期,從而使應收賬款受到損失。
(2)應收賬款管理混亂,原始記錄不全。由于企業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及其他原因,使企業應收賬款明細帳登記錯誤,甚至出現原始收據憑據丟失,從而使貨款很難收回。
4.存貨資金占用比重大
存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備的各種庫存商品、產成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物資。一些企業由于存貨多,使存貨資金占相當大的比重,有的甚至達到企業全部資金的60%,這樣就造成了企業資金周轉不暢,降低了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
5.“三角債”使企業資金循環受阻,加重了企業資金緊張
首先,由于“三角債”的大量存在,使企業資金占用相當大。由于“三角債”的存在,在企業間互相拖欠,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發展。此外,由于企業實行了破產制,一些企業由于破產而致使拖欠款變成了壞賬或死帳,占用國有企業的流動資金,這就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企業的發展。
其次,“三角債”占用了企業營運資金的一部分,這不僅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而且使企業承擔因此而損失的利息費用。對“三角債”如果通過合理安排調配,能使企業獲得較好的效益。
最后,“三角債”在債務方面也未能有效運用。“三角債”雖然是一種長期債務資金,但是屬不合理的資金來源,不能納入企業的使用計劃,不可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更不能將其用于投資項目。
6.企業管理差,浪費嚴重
一些企業對資金缺乏嚴格的管理,把從銀行借來的借款看成不須償還的公款,有的鋪張浪費,把大量的資金用在吃喝和請客送禮方面。此外,企業財務管理混亂,缺乏監督管理機制,財務工作制度不健全,財會專業人員素質差,以致使企業賬款不符,使企業缺乏生產經營資金,無資金進行生產經營。
7.資金控制不嚴,盲目投資較多
今年來,由于對資金管理不嚴,而企業投資項目多,投資額也不斷增加,但是投資收益卻很小。如某公司的長期投資請款如下表:從以上數字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將資金投放到市場上時,由于投資心態太重,在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上缺乏風險意識,并對投資決策產生的失誤未采取任何的措施和方法,從而加劇了企業資金緊張,甚至出現許多類似的不可取的投資難以收回。
二、企業資金緊張的解決分析
(一)拓寬籌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
目前,企業資金的來源渠道狹窄,大多數靠銀行貸款,對銀行的依賴性增大,這就使企業缺少活力。如果銀行拒絕貸款,那么一些企業就處于走投無路的境地,這就給企業帶來不少的消極因素,因此拓寬籌資渠道勢在必行,并且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
企業要擺脫依賴銀行,靠上級撥款的觀念,應該面向市場,主動尋找合作伙伴,大膽地實行招商引資,利用企業自身的產品、設備、資源作為引資的優勢和條件,吸引更廣泛的實業家來投資。
2.加大籌資力度
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自有資金,并充分發揮財務工桿作用,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入了證券市場,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從而拓寬了企業資金來源的渠道。
3.加大合作力度
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是解決企業資金緊張的另一渠道,企業可以通過相互間的合作解決資金、技術、銷售、原材料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彌補企業自己不足的缺陷。
(二)解決產品銷售不暢的方法
1.進行產前市場調查,了解市場需求,以銷定產
企業要堅持“以銷定產,供需平衡”的原則,加強市場預測和決策。企業產品要隨著市場變化進行調整,制定正確的市場經營決策,組織適銷對路、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生產。要建立反饋系統,嚴格以銷定產,實現產品的價值。
2.更新設備,加大技術含量,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企業應在經營規模和技術結構上轉變傳統觀念,調整產品結構,同時增強適銷產品的產量,減少銷售不暢產品的產量,樹立“用戶至上,以優取勝”的觀念,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更新設備,改進生產技術,降低產品成本,擴大市場占有率,開發市場潛力,生產出經濟效益好的產品。
(三)解決存貨積壓
1.加強存貨管理,及時清理庫存,減少存貨占用量
企業一方面功過加強定額管理,把儲備資金降低到最低額,并且合理安排生產和物資采購,減少物資的大量積壓。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庫存物資的清查工作,對長期積壓的物資,要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對一些長期積壓,質量差的物資,應及時作報廢處理,從而減少存貨量。
2.轉變觀念,盤活庫存資產
盤活庫存資產,加速資金周轉,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一項有效措施。因此,企業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積壓的產品,使成品資金轉化為貨幣資金,及時歸還銀行借款和彌補企業的流動資金。另外,企業可通過對閑置材料的調整使用,對積壓產品的變賣,及時收回銷售款等,這些都是盤活庫存的有效途徑。庫存的盤活,等于用活了企業的自有來自金,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有效地盤活庫存,能緩解企業的資金緊張。
(四)強化資金統一管理
充分挖掘資金使用潛力,擴大資金管理范圍,堅持“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的原則。企業在主體上應對資金進行統籌安排,但同時應給下級各部門一定的資金自主權,集中資金辦大事,把資金用在重點建設上。同時,在編制資金計劃時,要先由各部門自行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再由財務部門根據總體規劃進行。
(五)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1)設立客戶信用檔案,設計好的信用政策。這樣能核定賒銷額度,從中選擇自信良好的客戶,使賒銷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應收賬款的質量。(2)建立健全企業從銷售到收回賬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企業量應該明確合同的簽訂,以及貨運、交貨、驗收等環節的工作程序及責任。此外,企業應及時向客戶發送對賬單。(3)建立企業內部的應收賬款的清收制度。企業應對業務員明確有誰可以賒銷,有誰收回賬款,使每筆應收賬款落實到人,使銷售任務制表及考核辦法與清收欠款指標及考核辦法相聯系,從而推動銷售人員積極推銷產品,為企業及時收回貨款。
(六)加強資金使用管理,減少浪費資金
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企業必須按財經法規和會計制度進行各項業務活動,反對弄需作假,減少非生產性開支,杜絕鋪張浪費資金,同時建立內部銀行管理辦法,促進資金的合理使用。另外,企業應加強對資金各使用環節的管理,各職能部門應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在企業內部明確責任中心,樹立資金的有償使用,制定合理的內部轉讓價格,進行內部結算,從而減少資金的浪費。
參考文獻:
[1]湯谷良、王化成 . 企業財務管理[J]. 經濟科學出版社 .
[2]劉娥平 .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J]. 中山大學出版社 .
[3]王 梅 . 加強企業流動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