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推行項目教學法,計算機專業教師應是項目課程的開發者,項目教學材料的知識庫,項目選取的引導者,項目實施的管理者、指導者、合作者,項目成果的點評者,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者。計算機專業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自我觀念,重新認識和定位自我。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項目教學;教師;角色;認識
職業學校在專業課教學中廣泛應用項目教學法是大勢所趨。項目教學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講授和安排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獲得知識創設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知識,讓學生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進行創造。因此,職校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塑造和適應新的教師角色。筆者認為,在項目教學法中職校教師應對教師角色有如下認識。
教師是項目課程的開發者 在項目教學中,教師作為項目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在其眾多角色中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以建構主義為基礎進行項目課程開發,突破教材的束縛,使教材由主導地位轉變為輔助地位,開發出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校本課程。
教師是項目教學材料的知識庫 在項目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理論和信息支持,為學生完成項目提供大量的背景資料和硬件資源,成為學生實施項目的知識庫。這要求教師在專業領域內有廣博的知識和較深的造詣,因而,項目教學對教師的學識、學歷有較高的硬性要求。項目教學法注重“在做中學”,并不否定理論的重要性,但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解理論,學生會覺得枯橾無味,而失去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做到結合工作任務來講解理論,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根據項目課程理論的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是實踐性問題,主要有兩類:理論應用于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應學生學習的心理過程,抓住理論教學最佳時機才能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項目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單位,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環境下才能有豐富的想象力。一個項目往往會涉及一個專業的多門學科知識,甚至其他相關專業的課程知識,因此,在項目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相關專業的邊緣知識,同時還要具有心理學、教育學的新理念,善于創設寬松、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團結協作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教師是項目選取的引導者項目的選取是成功的關鍵。首先,項目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盡可能自然、有機地結合多項知識點。其次,項目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既能運用已學知識,又可以創造發揮。第三,項目要有一定的難度,能進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學習,能促使學生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能,在相互學習中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新問題。第四,項目的選取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要盡可能選取學生熟悉并且感興趣的項目,最好將企業實際工作任務引進來作為學習項目。第五,項目成果具有可展示性,如實物、語言、圖片、表演等。第六,項目應與職業標準銜接,能適應相應等級的職業技術資格鑒定要求。教師的角色由“授”轉為“導”。原則上,精選項目應由各項目學習小組按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要求,深入生產、生活一線進行調查研究而確立,然而,因學生知識、經驗、經歷有限,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確立的項目可能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專業培養目標大相徑庭而失去價值。因此,簡單實用的做法是專業教師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內引導學生收集、精選學習項目。例如,在講解VFP6.0數據庫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以設計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這一項目為主線,通過講授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介紹所用到的基本知識點,使學生對于小型項目的開發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又如,講解網絡組建時,可以某種局域網為項目,通過講解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使學生掌握數據傳輸、網絡設計、安裝、鋪設原則,學會分析如何根據不同的網絡環境配置硬件,如何選用和安裝操作系統等等。這樣進行教學能幫助學生將知識迅速轉化為能力。
教師是項目實施的管理者有效地管理項目、制定項目計劃、恰當的小組分工,是順利完成項目的關鍵,也是項目教學法賦予教師的基本任務。由于受到學生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制約,實施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個別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會在小組自主學習中放任自流。作為項目實施的管理者,教師主要完成“監督”、“點撥”任務。教師應深入到每一個小組,與小組一起制定項目開發計劃,了解每個小組項目實施的進展情況,組織組內討論、辯論。教師這時的工作主要體現為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狀態,是項目開發小組的管理者,這樣教師的管理角色就主要針對小組或個人,與傳統教學管理針對整個班級相比,工作任務細化了,對教師的智慧、人性化要求更高了。這就需要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中要更具細心和耐心,要對學生更有信心和愛心。
教師是項目實施的指導者在項目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把問題“陳述”給學生,而是圍繞學生所學知識設計出知識誕生的“原始情境”,學生不是從教師那里得到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在完成項目過程中解決一系列問題而得到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不同小組情況不同,教師指導也要有所不同。但指導中要不忘項目教學法的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因此,教師要采用啟發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導,這樣學生不但會記憶深刻,而且還能鍛煉發散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Word2000表格制作時,讓學生制作一份個人簡歷表,樣式自己設計,一個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碰到這樣的問題:不該有線的地方有了線,該有線的地方不小心弄壞了,他就把整個表格刪掉重來,結果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他又刪掉,這樣反復幾次,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筆者就提醒他,不許刪掉,必須在原有的壞表上修補,于是他不斷摸索、嘗試,幾分鐘后,他高興地告訴我:解決了。項目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對本課程甚至其他相關課程有一個系統的思路,有極大的創造性與應變能力。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注意仔細觀察每個小組及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興趣點變化,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并相應提出或設計出既發展個性又注重知識全面性的教學方案,激發全體學生學習的激情,否則會造成一部分學生被忽略的后果。
教師是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合作者項目教學過程是一個合作的過程,有教師與教師的合作,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教師正確處理好與其他教師的合作關系,既能提高教師自身的合作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變“師者”為“交流者、合作者”。這樣能夠使學生拉近與教師的距離,得到指導和建議,從而受到激勵和鼓舞,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才能,同時也促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是項目成果的點評者該角色要求教師自己或引導學生以客戶的身份嚴格評價項目小組最終的項目成果,為每個產品進行細致的點評,指出其優缺點。對項目成果的點評,也就是對項目活動結果的檢查與評估,是開展項目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完成了作品,也就基本上完成了項目活動的大部分內容,最后就是各項目小組進行項目活動成果的匯報交流與展示。各小組要選派代表進行成果匯報,匯報內容包括項目成果的匯報與交流,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及解決的辦法,收獲與感受,活動小結等多個方面。教師作為點評者,一是要對項目活動成果進行評價,如計劃是否合理,項目完成情況及作品的質量等;二是要對學生項目活動中表現情況作出評價,如小組合作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創新性等。雖然項目成果是項目小組成員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教師須及時評審項目成果,給學生以完成項目的成就感,但作為教師應意識到項目教學注重學生參與項目完成的創造實踐過程而非最終結果。因此,對學生在項目中的參與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給予充分的評價,點評時教師要以鼓勵和贊揚為主,以增強學生參與、創新的信心。
教師是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者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研究在此方法下,如何使學生掌握學習規律、項目課程如何開發、課堂教學模式如何改革等問題。例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的學生由于原來的學習習慣不太好,缺少耐心、毅力,遇到困難就會選擇放棄,作為教師就要研究怎樣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有的學生會出現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甚解的傾向,就應研究怎樣使學生加深理解、對完成過程做到精益求精以及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應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作好記錄、收集、找到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還要在學生完成項目后做好項目的總結,并把項目進行拓展和延伸。一個項目的完成過程是學生自己探索鉆研的過程,要通過總結使學生學眾人之長。總結應包括思路總結和技巧總結,思路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明晰項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論上的不足;技巧總結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探討完成項目的最佳操作方法。作為教師就應通過這一過程性評價平臺,研究怎樣使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全面吸收整個項目活動的精髓。教師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行動策略,而后將此應用于教學實踐,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項目教學中所擔當的角色,并且積極認真地扮演好這些角色,才能真正實施好項目教學,為項目教學法推行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依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實施構想[J]. 職教通訊,2006,(6).
[2]凌云.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引入項目教學法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7,(11).
[3]余萍.探討職業學校項目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國電力教育,2008,(20).
作者簡介:
周吉云(1969—),女,江蘇通州人,通州市農業綜合技術學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