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暉
【摘 要】“硬件”與“軟件”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在高校教學中更多的理解應是廣義概念上的解釋。所謂“硬件”指的是學校投入大量資金所形成的物化環境,它包括:校舍、教學設施、設備等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物質。“軟件”則是指與它相對的管理工作的人和相應的管理措施、相關的資料。它包括:師資的素質、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措施、管理過程中的資料建設等一系列管理中的內在要素。本文擬從高校教學中的“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來分析我國欠發達地區高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原因,以期對促進我國欠發達地區高校英語教學發展有所啟迪。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 英語教學 硬件 軟件
一、引言
“欠發達地區”,英文翻譯為“in less-developed regions”,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是指那些受歷史、區位、觀念等條件的限制和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影響,相對發達地區而言,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潛力但與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科技水平還不發達的區域。
我國有高校近兩千所,盡管欠發達地區高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和我國高等教學的迅猛發展,欠發達地區高校不能完全適應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的大學生也很難迎合當今社會的專業技能要求。
二、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學中的“硬件”問題
教學中的“硬件”,一般指的是學校對于教學所配備的靜態固定的輔助教學任務的一系列教學設施,例如外語專業的多媒體設備,音樂系的琴房,物理、化學系的實驗室,美術系的繪畫室,以及學校的操場、體育館、圖書館、飯堂、體育器材等等。而欠發達地區因為經濟實力薄弱,使得各大高校的教學經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于是許多高校配備的硬件教學設施往往跟不上教學的發展和需求。
而在所有的硬件設施中,校園的規劃無疑是一個最為宏觀的因素。學習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校園的規劃不僅僅應該體現出其獨特的風格,區別于其它炫麗而喧嘩的場所,還應該是一個安靜卻不失活力的地方。
再把“硬件”問題體現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小學認識單詞,說簡單句;到中學學習語法,學會怎么用單詞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然后寫出一篇語義清晰,少量語法錯誤的短篇作文;再到大學的深化學習,然后在“過級”的驅動下鞏固基礎,學會用一種成熟的思考方式來運用這門語言,最后寫出洋洋灑灑幾千字的論文。于是我們不得不意識到一個問題,大學的英語學習已經和小學、中學不一樣了。大學的英語教學應該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有聲、有色”的,借助多媒體設備能讓學生在新的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新的學習成果。
但是經濟實力的限制使得很多欠發達地區高校多媒體教室資源不足,老師和學生只能在有限的“硬件”條件下進行教學和學習,于是很多學生在本該接受高層次學習的時候感覺又回到中學課堂一樣,昏昏欲睡……
所以,不得不說,英語教學中的“硬件”設施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模式和教學的效果,影響深遠。
三、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學中的“軟件”問題
教學中的“軟件”指的是一個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手段,管理手段,學風學氣,外部環境,畢業率,就業率和專業設置等等。
受歷史、自然和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欠發達地區經濟、文化和教育相對滯后,信息相對閉塞,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不高。受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加上欠發達地區高校地理區位劣勢明顯,起步較晚,知名度低,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工作和生活的大環境不太理想,現代化和開放性程度不夠,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和利用國內外教育資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在辦學過程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比較困難,而且人才流失加重,優秀學科帶頭人短缺,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數量、規模和層次的薄弱也制約了人才自身的造血能力。這些都成為了很多欠發達地區高校師資不足和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導火線”。
相對其他專業來說,英語專業對于師資有一個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引進外教”。除了引進高層次人才,引進地道的說英語的外教也是不可缺少的。外教的存在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英語專業的專業性,而一個更加具有專業性的學科,無疑會讓學生對學習專業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很遺憾的是,經濟的差距和整個社會發展的差距使得很多愿意參與教學的外國人都去了發達地區的高校,因為那里有優良的環境和豐厚的收入,而這些條件都是欠發達地區高校所不能提供的。
教育界一直有這么一句話:“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本人是比較相信這句話的,因為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是整個課堂的掌舵手,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夠通過自己的教學足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像例行公事般上完課走人,那么作為學生,又如何對這門功課提起興趣,沒有了興趣,英語課就會變為一個充滿了催眠符號的課堂,學生只能在夢里去尋找他們的樂趣了。
四、結論
學校的“硬件”建設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學校辦學條件的外在體現。學校的“軟件”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在“硬件”建設方面,只要有投入,其發展變化是馬上能見效的。但“軟件”方面的管理和提高就遠比“硬件”建設困難得多,見效也慢得多,需要學校管理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而這些基本設施設備又是和社會發展所密切相適應的。只有社會發展了,經濟實力增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欠發達地區高校“硬件”和“軟件”的問題,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裴長安.西北欠發達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激勵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2007.
[2]陳厚義. 欠發達地區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3]王建平,藺映真.欠發達地區外語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西安外國語出版社, 2001.
[4]張忠田.欠發達地區企業家資源稀缺的原因與對策[J].理論學刊,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