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洛
摘 要:計算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闡述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和不足這個觀點,為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提供了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 興趣 教學效果
在數學教學方面,充分運用現代技術輔助課堂教學,能在許多方面展現出它的優勢。但事物總是互相矛盾發展的。運用不當總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下面單就數學課而言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優勢
1.運用多媒體,吸引學生注意力,可激發學生的興趣
未運用計算機以前,我們講授一堂數學課往往是憑借一支粉筆,教師的講授,教具的演示去教學。學生看到的比較單一,如果教師在語言上缺少幽默,一堂數學課可以講特別枯燥乏味。但是運用多媒體使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圖文并茂,因此,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誘導學生深入淺出,系統地掌握有關知識。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時,一開始學生有畏難情緒,很難區分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間判定定理。他們接觸著這些定理時往往喜歡像背語文課文一樣,囫圇吞棗,在具體的運用中卻由于多方面原因一籌莫展。極其容易犯錯誤。我運用falsh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動畫,將他們之間的變化分成兩組。第一組由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的變化,第二組是平行四邊形-菱形-正方形的變化,再加上字幕的演示,聲音的解說,深深地吸引住學生的眼球,使初學的學生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運用動的觀點來處理數學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2.運用多媒體,教師有時可以休息一會,學生可以享受一回
在數學教學中,不乏有一些比較繁瑣的東西,如果制作比較完整的視頻,教師在課堂上就只要播放影片了,而學生則想看一場小電影。
現代教育學的實踐證明:學生在獲取知識時僅依靠聽覺,那么三小時后能保持70%,三天后僅能保持10%;若僅依靠視覺,則三小時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綜合依靠視覺和聽覺,則三小時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運用多媒體,通過視、聽、觸、動等方式全部知覺調動起來,互促互補,調動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思維。由于視聽結合,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學生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課件輔助數學教學的一些不足
1.認識上不足
對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認識存在兩方面不足:一是片面強調多媒體的好,把有沒有多媒體教學作為評價一堂課的基本條件。多媒體教學肯定有它的長處,但并不是每一節課都適合運用。例如一些繁瑣的計算題演算,教師邊講邊演算的效果應當好些。二是持消極態度,對新技術應用有“漠視”或“麻木”思想,甚至抵觸。
2.制作、運用技術不足
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這是每位教師都能體會到的。但是,教學學科有自身特點,脫離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而濫用多媒體技術,其教學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這正是一些發達國家教育經多年的實踐得出的一個教訓。根據筆者的了解,目前在制作、運用技術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不足。
(1)重展示現象,忽視揭示過程、培養能力
大部分課件均以文字、圖形、音像組成,設計了“復習引入”“授課內容”“鞏固練習”“小結作業”等教學各個環節,授課教師只需按既定的步驟一步步展示并講解即可。例如,初中數學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組;對于學生來說,只見步驟(同書本類似),不見過程。又如,平面幾何中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三角形內心、三角形外心這些相關圖形的做法,電腦顯示出圖形作出的方法、步驟,形象逼真。學生看到的是電腦展示,沒有看到教師的整個操作過程。這樣的課件重在展示現象,忽視揭示知識形成和發展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導”和學生的“學”。顯然,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不利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一個課件既應展示現象,又揭示過程,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重演示內容,忽視師生交流
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關系已不是傳統的“教材──教師──學生”三元關系,但如果把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轉變為“人機”關系,那是錯誤的。有的教師課前無須作任何認真準備就可輕松走向講臺,打開電腦動動鼠標,敲敲鍵盤,演示教學內容并講解,甚至可以不講,只要點擊放音功能。教師就像一個解說員或操作員。這樣的課件看重內容演示,缺乏師生的情感交流,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了講臺上的一舉一動對學生啟發、誘導的積極作用,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教師創造性工作。
(3)制作技術局限
多數教師的電腦技術還停留在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有的課件就用Authoware,powerpoint制作,powerpoint處理音頻、視頻、動畫效果不理想,authoware對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圖形及數學函數圖象變化的處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數學課件制作的軟件比較多,如幾何畫板Mathcad等,教師應該努力去掌握其中一門數學教學軟件,才能更好地處理制作上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習三角形全等的知識,如果要把分析的過程或者兩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都在課件上體現出來,課件并不好做,如果題目難度加大,用多媒體根本只會帶來更多的不便。
像下面這類習題運用多媒體講解就非常難。

例如:如下圖,已知圓O的一條直徑是AB、BC是圓O的切線,切點為B、OC平行于弦AD。試說明:DC是圓O的切線。
在一題多解上,由于電腦軟件的局限,制作起來相當的麻煩,很多時候教師都將其他的方法省略。這樣就不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講解還不如不用多媒體教學。
三、針對以上不足,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時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更新教學觀念,以“教學面向現代化”為指導思想,積極接受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時,應該立足“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改變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應試教學”,著重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新的技術幫助下,抓住重點,掌握難點。因此,要注重輔助的作用,數學這門學科大多要驗算。我們在用多媒體時切不可用單一的課件,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黑板的板書、教師的講解、演示等等。而多媒體的運用最好要用在需要之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多媒體的運用一定要能起到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以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為準則,將抽象化直觀、靜態化動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3.制作時要針對不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軟件制作平臺。例如,平面幾何及代數中的函數圖象,采用“幾何畫板”制作并顯示圖形的變化狀態及動態形成的過程;動畫設計用Flash處理更突出些。教學課件必須具備良好的可擴充性、開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特點。
總之,教師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學習和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新技術、新方法,充分運用現代先進技術精心設計教學課件,使學生在現代技術幫助下理解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和發展能力,使數學教學朝著信息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綜合應用的現代化教育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心笠.劉申之.淺談計算機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24)
2.何潔洪.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于統計課實施素質教育[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縣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