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梅
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煉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培養合作精神、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吸取情感素養精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通過課文內容進行思想教育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有效的功能。因此英語教師要善于喚起和誘發學生對道德的情感體驗,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有文學性、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語言的學習,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一些做人道理。所以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比如在學習祈使句這個單元之后,我就出示以下幾個句子讓學生來判斷: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
1.Be quiet in the library.(圖書館里要保持安靜)
2.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電腦室里吃東西)
3.Push in the hallway.(在門廳里擁擠而過)
4.Wast food in the canteen.(浪費食物)
答案是很明顯的:1是良好的習慣,2、3、4是不良的習慣。學生們用他們響亮而堅決的聲音向我遞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雖然這并不能保證今后面對這樣的人生考題時,他們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們心靈上印著美好的人性品質,這也是為人師者所應給予的。
二、通過生活實例進行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只有聯系實際,才能做到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有一次我走進教室,雖是晴天,但教室里的日光燈還亮著,一定是忘了關燈。于是我就說:Im sure the classroom is bright. Do you think I should keep the lights on or turn them off ?學生都表示需要關燈。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To save the energy 幾個單詞,并補充說: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nergy.I dont mind if you keep the lights on when the room is dark.Sometimes we need electricity to make our room bright, but not today.短短幾句話,卻是一次結合實際的思想教育。
同樣對于“Thank you!”這一常用禮貌用語,在教學上也應側重于學生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并時刻加以提醒: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接受別人贊美時、接受別人的禮物時要說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別忘了說這一句話。因為只有對生活時刻懷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體驗到心靈上的滿足與快樂。
三、通過教師的語言進行思想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教學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英語教師的語言藝術水平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自然流暢的語調,抑揚頓挫的節奏能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中,保證教學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發揮最佳的效能,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和英語語音語調。教師的語言應該簡明、準確、形象、生動、幽默、風趣,遠離臟話、粗話,避免諷刺、辱罵。英語老師不應該總是板著臉孔上課,這樣學生就會覺得如芒刺背一樣,好不舒服。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課堂里常有笑的細流在潛動,師生感情就會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率就高。教師要善于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講究幽默把情趣與理趣結合起來。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講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語言要優美,愛美是人的天性。教師優美的語言更能直接打動學生的心靈,而學生也會學會用優美的語言打動他人的心靈。
四、通過教師的教態進行思想教育
要實現美育教學,就要增強英語教師的審美意識,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教師教態要親切自然,態度要端莊大方、熱情活潑,衣著要美觀得體。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又為教學創造了一個美的氛圍。教態美包括儀容、風度、神情、目光、姿勢和舉手投足等等。教態是無聲的語言,它能對有聲語言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可以使教師通過表情讓語言的表達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的、最形象的、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也可以使英語課充滿陽光。每當上課鈴響,英語老師精神飽滿、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并親切地問候學生:“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 .”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老師可以微笑著豎起大拇指說:“Good! Excellent!”然后學生點頭致謝:“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則搖搖頭或擺擺手并鼓勵學生:“Try next time.”讓學生感受美的教育、愛的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絕非一日之功。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逐漸滲透的原則,使學生在獲得英語知識的同時,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教育并非萬能,它不一定使每個人都成材,但是我們必須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有健康思想的人。
作者單位:廣西容縣楊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