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麗
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專業技能人才。如何正確培養能適應新時代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已成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精心培養這樣的人才:有較強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有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開拓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所以,我們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必須更新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提供教學效果。我從事電子電工教育教學十幾年來,認為在電子電工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電子技術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電子電工專業的核心課程,因為原理抽象、內容繁雜,再加上職教學生物理基礎差,專業底子薄等實際情況,學生在初學這門課程時會感到非常困難,即難以入門。久而久之,一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從而也就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那么如何正確、有效地處理、解決好這一問題呢?我覺得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其次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好奇,并愛好和肯于追求某一方面的知識,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可見濃厚的興趣是任何人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強大動力。
我們職教的學生,可以說有的在初中就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果要求他們再去死記硬背,將會產生逆反心理。基于此,我在教授《電子技術基礎》時,沒有在枯燥的課堂上大講死板的理論知識,而是先讓學生們焊接“博士818”收音機。當然,這之前需要先準備焊接工具,講解焊接注意事項,練習焊點直到合格。因為要焊接的是整機配件,所以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整機所配送的電路圖去正確布置元器件,一一檢驗正確無誤后再焊接。焊接完成后,大多數同學能自己組裝機械部分,因為此時他們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當裝上電池,打開開關,發出聲音后,同學們歡呼雀躍。畢竟是自己親自動手完成的,即使收不到清晰的電臺,只要能出聲,他們就很興奮。趁此關鍵時刻,我引導學生進入正題:“想弄明白為什么只把簡單的二極管、三極管、電阻等連接在一起就能聽到遙遠地方的聲音呢?那就得學好《電子技術基礎》。”這樣,變以往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從而為學好《電子技術基礎》埋下深深地伏筆,使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求知欲望。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導他們積極思考,既激發了興趣,又擴大了視野。看似簡單的一個開始,卻蘊涵著深深的道理,也為以后的學習帶了個好頭,接下來就會有好多同學去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這一方面的知識。總之,我覺得只要把握好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就能正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電子電工專業的教學質量。希望這能給許多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以微薄的幫助。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鹿泉職教中心電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