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摘 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主也是人的心理狀態的一種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有效的心理策略,激發動機,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巧妙渲染,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巧用暗示,善用表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及時評價,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
關鍵詞:探究 自主學習 心理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學習的本質是自主性,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這些思想理論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達成的共識。筆者具有班主任與數學科任老師這雙重身份,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試著探究運用有效的心理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激發動機,喚醒自主學習意識
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學習動機是內在的,是學生自己想學、要學、能學,有學習的意向和需要,只有學生內部動機激發下的自主學習才更有持續性、穩定性。因此首先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應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過一次次摘到“桃子”后的成功體驗逐步培養自我效能感。同時創設自由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我還有一種解法”,“老師,我覺得他的方法值得商榷”。學生智慧的火花在碰撞,自主意識也會無條件地被喚醒并激發起來。
二、巧妙渲染,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寬松、合作的自主學習環境是培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方沃土。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在平等、民主、和諧、開放、多元教育中,主動、認真地學習,積極思考,爭先恐后地討論、發言,互相交流,自主學習就可以達到最優的效果。那么,怎樣營造這樣一個自主的空間和氛圍呢?
1.培養積極向上的群體規范
心理學指出:群體規范形成后,每個個體均會按照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群體心理,找出消極的群體規范,并分析這些消極規范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有發言傾向的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積極思考,勇于發言成為學生們的共同規范。
2.培養特定的情感氛圍
教師的精神面貌對一節課的成敗起著很大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首因效應”,每天都要精神煥發地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教師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消除了學生畏懼、緊張的學習心理,學生敢說、敢問、敢議、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
三、巧用暗示,善用表揚,培養自主學習信心
自信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和創造力,教師應借助各種途徑,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砥礪自主學習意志。如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自學成才的事跡,幫助和引導學生克服依賴、畏難心理,充分認識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再通過暗示和表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1.培養積極的自我暗示,樹立學習的信心
暗示指暗示者采取含蓄隱蔽的方式使受暗示者接受其影響的行為方式。首先教師要及時給予“你能行”的積極心理暗示,喚起學生的自尊心。其次倡導積極的自我暗示也是樹立學生信心的有效方法。如讓一些缺乏自信的學生每天對自己大聲說:“我是最棒的!”長期下去,就樹立起“說我行,我就行”的自主學習勇氣和自信。
2.演繹正確的表揚,培養自信的基石
蓋杰和伯全納在他們的《教育心理學》一書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信的方法?!币虼私處熢谡n堂教學中對學生好的言行要及時給予表揚。但對學生的表揚不是沒有原則的。這一原則的核心秘密是:表揚學生的時候,應該只表揚他的努力和成就,要盡量具體。因為表揚得越具體,學生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像這樣的正確的表揚方式和學生的演繹,培養了學生自信的基石。
四、及時評價,增強學生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進一步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精彩的回答和見解,教師要抓住其精彩之處,給予高度評價;面對錯誤的回答,要善于引導,切不可輕易用否定字眼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策略還有很多。關鍵是我們不僅要以數學為本,還要真正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只是抽象認可),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努力實現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理想的課堂教學境界。
參考文獻: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第1、4期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
《青少年心理學》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