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磊 周廣生
摘要: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提高畢業生的創業能力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在分析當前我國創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總結了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開展創業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創業教育 現狀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2-0077-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創新素質和能力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提高學生創業能力,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創業教育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于90年代。綜合近年來我國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的實踐,創業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有創業教育的理念、有專門的隊伍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第二,以開展大學生創業活動為龍頭,建設大學生創業基地。第三,政府牽頭聯合多部門共同推動創業教育。第四,“挑戰杯”和“創業計劃”大賽,這是目前最普遍的開展創業教育的形式。第五,就業指導課滲透創業教育。
二、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基礎薄弱,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由于起步較晚,創業教育學科基礎薄弱,表現在:第一,開展創業教育的學校和專業教師很少。第二,創業教育教材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現在高校使用的教材多數“本校化”,基本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缺乏交流和合作。第
三,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二)創業教育意識淡薄,認識存在誤區
當前,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表現在:第一,對開展創業教育缺乏急迫性和自覺性。第二、帶有功利主義傾向看待創業教育。第三,對于畢業生創業持悲觀看法。
(三)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創業教育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對多種能力有較高要求并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對于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當前很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師資大多是沒有創業經驗的中青年教師,沒有實際創業經驗和經歷,創業指導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
三、對于開展創業教育的建議
(一)改革當前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建立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大學生就業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造成的。因此,高校有必要對教育思想、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首先,高校在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制定培養計劃時要切實樹立“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念,加強通識教育。其次,高校應加強綜合性教育,拓寬學生的專業基礎。再次,學校可以增加選修課程,實行更加開放的彈性學分制。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師資結構
要加強創業教育師資的培訓,盡快培養一批骨干教師。同時,可以聘請一些企業家和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擴大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另外,加強創業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打造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三)經常性舉辦創業計劃和設計大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高校應經常組織開展創業大賽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此外,創業教育的發展還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的支持。在這方面,政府各級部門應從輿論、政策、市場等多方面為創業者“造勢”,使創業成為全社會受人尊重的事業。
(四)優化創業教育的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成才與發展,對于創業教育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積極利用校園宣傳陣地如廣播、校報、板報和櫥窗等多種形式創業知識進行宣傳,在全校形成勇于創新、樂于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另一方面,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與學生創業有關的各類比賽,使學生對創業有直接感受和親身體驗。
(五)加強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與企業聯合,建立一批可從事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高校可將校內市場對創業的大學生適當開放,利用校內市場這塊基地培養創業大學生的實戰技能,讓校內市場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場和訓練基地。
綜上所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在當前經濟不景氣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凸顯的時刻,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引導和扶持大學生創業就必須加強創業教育,無論是政府、企業、高校都應積極為創業教育創造條件和便利,從而幫助大學生順利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楊宗仁.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和教育對策.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3).
[3]韓曉杰、袁立敏、段洪波.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及建議.學術論叢.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