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會
“文化”究竟是指什么?根據中學英語教學的需要。將文化分為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兩大類。知識文化大多比較顯露,需要較多的理性分析。交際文化是所學語言隱含的文化因素,是具體的,感性的。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應存在于外語教學的始終。在中學階段,應當以傳授交際文化為主,恰當控制知識文化教學的分量。因為,英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與英語社團成員接觸交往來完成某些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英語教學就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必須引入文化教學,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一、中學英語文化教學的目的
1培養學生對外國文化的正確態度
通過文化教學應使學生認識到各國文化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應培養學生對目的語文化具有敏感性,善于發現該文化的特點,樂于了解和學習該文化。應讓學生明白:文化不分高低貴賤,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任何一種語言和文化。都應該視為同樣地有理由,有價值??朔员久褡鍨橹行牡乃枷?。我們還要讓學生了解世界文化,培養世界意識,對異國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態度,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不要把不同的文化對立起來。
2培養學生的交際技能力
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其行為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人們必須選擇為社會認可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生理和心里的基本需要。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既有共性,又有差異,這是由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決定的。通過文化教學應使學生了解:外語的許多詞語本身就包含文化因素,在學習語言時要注意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了解生活在外語文化中的人民在通常情況下和危機情況下行事規則,逐步學會用該社會認為得體的語言和方式進行交際。
二、中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內容
英語文化教學應當逐步介紹中西方社會交際文化及知識文化。主要內容有:
1了解西方文化習俗
東西方之間的文化習俗存在很大差別。如,在西方,向別人提供幫助,關心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據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來定的;而中國人幫起忙來,熱情洋溢,無微不至,不顧別人能不能接受,經常出現熱心過度的情況。再如中國人見面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職業、甚至收入。這在西方人眼里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還有,中國人講究謙虛,對別人的夸贊一般會推辭。如:“Your English 1s quite fluent!”中國人為了表示謙虛,多回答:“No,my Eng]ish is very poor”。而西方人對恭維一般表示謝意,他們會愉快的回答:“Thankyou,”
2詞匯的文化內涵
英語詞語是社會和文化的一面鏡子,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習語、典故、名言警句等。其中的習語更是具有強烈的文化特征,是語言的核心與精華。由于習語受文化制約,同樣的意思,英語文化與漢文化中的表達方式卻是不一樣的。如:“as timld as a hare”(膽小如兔)漢語譯成“膽小如鼠”,鼠在漢文化中是膽小的象征:而在英語文化中,鼠成了安靜的喻體,因而有“as quiet as amouse”之說。再如,中國人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對“dragon”卻沒有好感,認為它是一種能噴煙吐火,兇殘可怕的怪物,是災難的象征。
三、當前中學英語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跨文化交際方面中學生經常犯錯,主要是英語教學中存在以下的問題:
1教師對不同文化教育不重視
大部分老師認為中學階段是學外語的初級階段,只要學生記住單詞、句型、語法等語言知識就夠了,沒必要導入文化知識;還有老師擔心教學文化會加重中學生的負擔,也不愿把緊張而寶貴的時間花在文化教學上。從而使學生缺乏對跨文化交流的了解,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異,導致他們屢屢犯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錯誤。
2用中文的思維方式表達英語
對于我國的大多數的學生來講,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他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受到漢語的影響。這是由于,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都比較熟悉了用中文的思維表達,一下子很難適應英語的思維;在課后也很少看英語方面的電影和電視,去了解英語國家人的思維方式;加之傳統教學中過多地注重語言知識的講解而忽視對語言文化知識的介紹。使得學生在用英語交際時往往按照自己已經根深蒂固的中文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表達意愿。很多學生簡單的認為英美國家的文化行為和中國的文化行為表示同樣的目的和意義,所以,在用英語交際時,只需把漢語翻譯成對應的英語,按照“漢語思維+英語結構”的模式,用英語說出漢語所要表達的內容就達到了交際的目的。如外國朋友對我們的同學的幫助很感謝,對她說:“Thanks a lot,That's agreat help,”很多同學的回答為“Never mlnd,”學生想表達的是“沒關系”,“不用謝”之類的話。其實“Never mlnd”常用于對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介意的場合。是安慰對方的套語。如果不注意中西方的差別,這樣就用錯了表達式,導致語言使用的失誤。
四、缺乏運用英語的語言環境
在中國,英語并不是人們日常交流的工具,學生使用英語只限于課堂上,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只是盲目地記筆記,被動地接受語言信息,真正到了真實語言環境里,只會照搬課堂上學過的語言。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它本身應該是充滿活力的、豐富多彩的,但在單一的語言和單一的文化環境中,學生學起來卻覺得枯燥乏味,費時多,收效小。
中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對比不同的文化差異
各個民族由于地域、生態環境、政治制度、歷史背景、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樣。唯有對比才能發現文化差異,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語言與文化知識的教學。通過對比讓學生發現本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之間的異同??梢圆捎昧斜淼姆椒ǎ寣W生自主探究,完成對比表格,這樣能一目了然地發現兩種文化的特點,有利于加深對兩種文化的理解,增強了跨文化意識。
2課外積累外國文化知識
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僅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梢酝ㄟ^引導鼓勵學生閱讀報紙雜志、文學作品來獲取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并促使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把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3利用新型文化傳播工具
互聯網是當今世界各國文化的交匯點、集合點,又是世界上信息更新最快、傳播最快、互動性很強的媒體,廣播、電視等也是傳播文化的重要媒體。英語教學就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各種視聽媒體和互聯網絡信息量大、時代性強的優勢,引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收聽廣播、觀看電視節目,了解掌握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文化傳播意識。通過全方面的接觸,讓學生體驗異國文化。
五、提高教師的文化意識和素養
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教師只教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很少介紹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在新世紀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大膽探索文化教學,做到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這需要教師平時盡可能多地學習外國文化,閱讀大量的英文報刊、雜志和文學作品等,通過各種途徑的積累,來豐富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教師具備了深厚的跨文化素養,有很強的英漢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