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彬
中圖分類號:F830.45F83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108-02
摘要:歸集擴面工作是住房公積金事業的源頭和基礎。目前縣(市)管理部歸集擴面工作面臨一些難點,主要有:宣傳工作難以達到一定的深度、廣度;歸集擴面工作缺少縣(市)政府行政支持;部分企業主、職工對公積金制度認識不夠;公積金行政執法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管理部從事歸集擴面人員少,積極性不高;縣(市)部分銀行公積金業務承辦質量不高,影響歸集擴面等。針對上述難點,作者提出了如下對策:想方設法,多種途徑,做好宣傳;發揮縣(市)政府職能,整合部門資源,合力推動歸集擴面;因地制宜制定歸集擴面政策,兼顧企業、職工雙方利益,打好歸集擴面基礎;適度放寬優惠政策,增強對中低收入職工吸引力,增添歸集擴面動力;爭取政策支持,設立專門機構,創造良好執法環境;申請專項經費,出臺激勵措施,提高歸集擴面人員積極性;建立考核機制,提高銀行業務承辦質量,利于歸集擴面。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難點;對策
歸集擴面工作是住房公積金(以下簡稱公積金)事業的源頭和基礎,通過加大歸集擴面力度,能有效提高公積金覆蓋率,擴大受益群體,幫助更多普通職工早日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有數據表明,公積金覆蓋率在大中城市已較高,而在縣(市)卻較低且提高很慢。因此,如何在縣(市)迅速推進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是一項關系到該制度能否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能否盡快解決更多基層中低收入職工住房問題的重要課題,也是落在縣(市)管理部(以下簡稱管理部)肩上的一副重擔。
一、工作難點
1.宣傳工作難以達到一定的深度、廣度。一是縣(市)地域廣,企業、人口分散,借助一般視聽媒體很難將政策送到基層企業、百姓手中。二是基層職工對有關政策關心不夠,維權意識不強,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對其宣傳效果不理想。三是宣傳經費不足。因經費體制制約,管理部缺乏經費借助市場化方式進行輿論宣傳。
2.歸集擴面工作缺少縣(市)政府行政支持。由于公積金管理工作由地級市公積金中心直接負責,縣(市)政府往往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所以難免會造成:有的縣(市)政府領導重視不夠,不能將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有的領導認識模糊,認為公積金可建可不建;有的甚至把歸集擴面工作看作是破壞招商引資環境,加以行政干預。出現了有些地方農村學校、鎮屬事業單位等尚未建立公積金,有些地方機關事業人員繳存額明顯低于規定標準等情況,要想借助縣(市)政府行政手段幫助在企業中推進歸集擴面很難。
3.部分企業主、職工對公積金制度認識不夠。一是部分企業主認識不夠。縣(市)企業普遍規模不大,效益一般,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的規范性、前瞻性。有些企業主小農經濟意識很強,認為是增加企業負擔,懷有抵觸情緒;有些企業主等待、觀望心理濃厚,怕做“出頭鳥”;有些企業主認為把錢繳存到公積金管理機構會受其制約,就直接發給了職工;還有些非公企業主認為是公有制單位的事,他們沒有這個義務。二是部分職工認識不夠。這部分職工普遍收入不高,購房愿望不強烈。有的因為收入低,不同意在工資中代扣公積金而不愿建立;有的認為支取政策不夠寬松而不愿建立;有的怕離開企業時受到企業主制約拿不到錢而不愿建立;還有的因為在農村建房等較難申請到公積金貸款而不愿建立。
4.公積金行政執法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首先,公積金管理機構沒有被賦予對企業賬冊、資料的檢查權,因此無法具體掌握企業用工人數、工資、效益等情況,遇到企業不配合,處于無法取證的尷尬境地。其次,縣(市)未建企業眾多,存在著“法不責眾”的問題,有些企業主還自發形成了“不建公積金聯盟”,動不動就為公積金執法去政府提意見。再次,行政執法涉及到“投資軟環境”等諸多復雜的問題,開展有一定難度。
5.管理部從事歸集擴面人員少,積極性不高。管理部人員編制一般較少,一人一崗甚至一人多崗,應付日常業務尚可,但要“擠”出人手外出專門做歸集擴面工作,就顯得“力不從心”。其次,在管理部人員看來,歸集擴面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費時費力,到企業“臉難看、門難進”是家常便飯。再次,管理部屬事業單位,因體制上的原因,無法真正體現“多勞多得”,也傷害了歸集擴面人員的積極性。
6.縣(市)部分銀行公積金業務承辦質量不高,影響歸集擴面。縣(市)公積金存量資金少,歸集手續費有限,讓部分承辦銀行覺得“無利可圖”,不僅在協助歸集擴面方面投入很少,而且承辦質量也往往難以保證:有的銀行僅安排個別員工兼職做公積金業務,遇到該員工主要工作繁忙或請假離崗時,就無法保證公積金業務的質量和效率,顧客等待時間長,業務差錯時有發生……加上縣(市)銀行公積金業務網點少,辦事不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單位、職工繳存公積金的積極性,給歸集擴面帶來負面影響。
二、主要對策
1.想方設法,多種途徑,做好宣傳。“宣傳的力度決定了歸集擴面的深度”已成為行業共識,管理部要積極向上爭取經費,全力做好宣傳。一是媒體宣傳。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站、戶外廣告等形式廣造聲勢。二是面對面宣傳。對于規模企業、納稅大戶,可作為重點對象上門宣傳,通過與企業主面對面交流,提高其認識,解除其思想顧慮,設法“逐個擊破”。對于普通企業,可召集企業法人或人事、財務部門負責人召開座談會,答疑解惑,爭取宣傳一片、發動一片。三是設點宣傳,受理咨詢投訴。逢節假日等,可在城區街道、重點鎮輪流設立咨詢投訴點,散發宣傳資料,受理職工的咨詢、投訴,提高職工對公積金的認識。
2.發揮縣(市)政府職能,整合部門資源,合力推動歸集擴面。前提條件是上級政府要對公積金工作高度重視。可采用以下辦法:一是吸收縣(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為地級市公積金管委會成員,并讓他們與其他領導成員輪流兼任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主持相關工作,通過“輪值”方式,博采眾長,增強縣(市)政府對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搭建管理部與縣(市)政府溝通的橋梁。二是可由地級市、縣(市)、鎮三級政府為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分別訂立目標責任狀,下達擴面指標,明確獎懲措施,行政推動公積金歸集擴面。三是可由政府出面協調,整合財政、工商、稅務、社保、總工會等部門資源,協助推進歸集擴面。如:明確財政部門必須足額保證“財政供奉”人員公積金預算經費;工商部門在企業年檢時增加要求建立公積金的審核;稅務部門在稅務檢查時協助宣傳公積金的避稅政策;社保部門提供企業實施養保情況證明,為公積金行政執法提供證據材料;總工會協助受理、解決職工有關公積金的投訴等等。
3.因地制宜制定歸集擴面政策,兼顧企業、職工雙方利益,打好歸集擴面基礎。第一,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歸集擴面政策。針對實施對象的不同,要區別對待。對于機關事業、國有企業:要從講政治的角度做到應繳盡繳、不折不扣。對于非公企業:效益好的,爭取一步到位;效益一般的,可以試點先行,逐步推開;效益差的,可以“低門檻”進入,適當降低繳存標準。第二,針對非公企業職工流動性大,實行按勞分配等特點,歸集擴面工作要兼顧企業、職工雙方的利益。曾有消息稱,某地公積金中心在得知當地某著名企業想通過建立公積金來穩定人才、職工隊伍時,與企業創造性的商量出一個辦法,凡在該企業服務滿一定年限的,職工離職可全額支取賬戶公積金,如不滿期限,只能支取個人部分,單位部分需返還企業。事實證明辦法是可行的,既消除了企業主顧慮,又滿足了職工愿望,還順利推進了公積金歸集擴面,可謂“一石三鳥”。
4.適度放寬優惠政策,增強對中低收入職工吸引力,增添歸集擴面動力。一是適度放寬職工支取公積金的條件。針對中低收入職工購房能力弱的特點,可以研究制定允許職工提取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物業管理費等辦法。二是公積金管理機構要認真貫徹執行《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建金管[2005]5號)中“職工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未再就業、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提供有效證明材料,經管理中心審核,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規定,拋棄因考慮部門利益而“惜付”等不當做法,實實在在服務中低收入職工。三是要適度放寬貸款發放政策。在不斷簡化手續、費用的前提下,還要更多地創新外地職工異地購建房、農村職工農村建房等的貸款發放方式,讓更多的基層職工也能夠享受到公積金貸款優惠政策。
5.爭取政策支持,設立專門機構,創造良好執法環境。一是積極向上匯報,爭取出臺省一級貫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實施細則,授權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執法過程中對單位賬冊、資料等的調查取證權,為行政執法保駕護航。二是地級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應設立公積金執法處(大隊),統一指導協調市、縣(市)執法工作,統籌安排市、縣(市)執法人員,對各縣(市)職工反映強烈,拒不繳存公積金的企業統一開展行政執法。三是善用執法手段。執法要與宣傳發動相結合,避免盲目性,創造良好的行政執法環境和氛圍。
6.申請專項經費,出臺激勵措施,提高歸集擴面人員積極性。一是管理部要向上申請歸集擴面專項經費,適當招聘編制外合同工充實歸集擴面人員隊伍,在歸集擴面工作用車,外出經費等方面要有保障。可以參照某些發達地區做法:由上級財政部門與公積金中心,中心與管理部分別簽訂歸集擴面目標責任狀,根據考核結果、投入成本等來綜合考慮專項經費撥付數額,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局面。二是管理部內部亦要出臺激勵措施,在物質獎勵、精神鼓勵、提拔任用方面向有貢獻的歸集擴面人員傾斜,打破“大鍋飯”,體現多勞多得,切實提高歸集擴面人員積極性。
7.建立考核機制,提高銀行業務承辦質量,利于歸集擴面。首先,對于公積金業務規模小的縣(市),可以對承辦銀行實行“優勝劣汰”,保留承辦質量高的銀行,淘汰質量差的銀行,整合資源。其次,要建立考核機制,可以將歸集業務手續費,公積金存款等作為考核獎懲手段,調動銀行參與歸集擴面積極性,增添足夠人手,提高業務承辦質量。再次,要求承辦行適當增加公積金歸集網點,完善相關服務。如:由鄉鎮網點直接受理鄉鎮單位繳存公積金業務。通過“同城特約委托收款”,實現公積金繳存“托收”。方便顧客,有利于歸集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