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霞
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我有過很多感觸,也曾經為一些教學過失反思過,但終究沒有思索出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它。
我感覺到,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應該和學生平等對話、共享、共進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教學生,而應該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高度統一。我認為要真實地走進新課程,教師應該從原有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把學生當成是與教師具有同樣價值的人,走下神圣的講臺,拋開教師“師道尊嚴”的架子,帶個民主的耳朵走進課堂,與學生平等地對話,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傾聽學生對事物獨特的見解,傾聽他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真正成為新課程下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和諧教學的創設者。教師應該謙虛,改變“師道尊嚴”的老觀念,民主平等地進行教學,使自己由傳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了新課程所創導的“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蹲下來,把自己當成是學習群體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傾聽孩子們的智慧和創造,不強不能以為能,不強不知以為知,不充當權威,不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這樣的教學行為既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對學生而言,這樣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就意味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張揚自己的個性,釋放自己的潛能。這樣的課堂教學就不再是以往的“滿堂灌”、“一鍋煮”了,學生不是只聽老師講,跟老師做,取而代之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師生的共識、共享和共進。
一、自身行為角色的轉變
即由高高在上的傳授者變為平等互助的促進者。作為促進者,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清閑,他要積極地觀察,認真地引導,善于捕捉學生發言中的最佳契機,及時地推波助瀾,正本清源,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作為促進者,教師不僅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以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熱情更飽滿,成為學生最可信賴的心理支持源。而且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課堂上學生自主了,也相對自由了,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容納學生的錯誤行為,當學生的不正當行為發生時,教師要在不傷害學生的前提下,采用恰當的方法,引導他們自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自身心理狀態的轉變
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和贊賞。“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及時調整好自身的心理狀態,學會尊重與贊賞。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尊重發育遲緩的學生;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絕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尊重是一雙有力的大手,可以托起學生的自信,發掘學生的知識潛能。老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我們可以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贊揚他們獨特的興趣、愛好、專長;我們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我們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我們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學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師的尊重與贊賞中迸發,這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動力。沒有贊賞的課堂是死板而且沒有生機的,它反對超越,扼殺創新,只追求唯一。對于學生質疑這種違反常規的現象,教師應抱著尊重贊賞的態度幫助他們分析合理成分,并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而不應該給予簡單的否定。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應養成用心傾聽孩子智慧的習慣,強調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作用。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主要是幫助學生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潛能和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民主的耳朵,在學生“迷路”的時候,不是輕易告知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當學生“登山”畏懼的時候,不是拖著他走,而是要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向上攀登;當學生發現“寶藏”的時候,不是簡單地否定,而是肯定與贊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創導的教學體制下,教師的權威地位將受到嚴峻的挑戰,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從原有課堂里至高無上的學術權威,轉變為一個帶有多種傾聽技巧的傾聽者,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得到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得到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自由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師也將通過這種參與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從而獲得自身的發展。那么,就讓我們每個教師都帶著一雙民主而又善于傾聽的耳朵走進課堂,為學生創設可以任意高飛的天空和可以盡情跳躍的大海;我們的課堂會因為有我們這樣善于傾聽的教師而更加充滿創造的活力;也會因為有這樣敢于創新的學生而更加豐富多彩。
那就從我們在心里掛一塊“帶著快樂走進課堂”的牌子開始吧!
作者單位:甘肅敦煌七里鎮油田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