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燕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做到尊重學生與愛護學生并舉,相信學生與培養學生同步。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承認學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誠然,由于每個學生的先天稟賦,環境影響等諸多因素,致使每個學生知識內化過程有很大差別,我們得接受學生發展的差異性,不折不扣地通過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來彌補上述的種種不足。
[關鍵詞]主體 差異 數學 互動
數學教學中建立概念,總結公式和定理的過程體現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這是教師教學無法省略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因擔心浪費課堂時間,而由教師包辦本來由學生完成的思維過程;我們要認識到數學教學必須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設計出利于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欲,從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一、認識學生主體作用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
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所以提高課堂效率除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才是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所在。那么如何理解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經過大腦分析、綜合、比較、概括,通過獨立思考主動選擇和獲取知識的過程,所以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地位就得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主動數學學習中獲得生動、活潑、完滿的發展。數學課堂上,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不僅僅是一種概念,更應是一種觀念的更新,這種概念的更新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學生就沒有數學教學過程。因此,教師應創設寬松和諧的數學課堂環境,體現師生間人格上的平等,實現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民主關系,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第二,學生是有認識能力與實踐能力的人,具有可貴的主動性,離開了這種主動性,數學教學不可能有好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預見和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的潛在性向現實發展的確定性轉化。誠然,數學教學中,學生是教學價值屬性所依附的實體,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參謀,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數學教學將失去依托和生命力。
二、注重思想認識到位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
由于數學本身知識性、邏輯性、抽象性和應用性強等特點,以及學生數學學習諸多負面性因素的影響,諸如學習基礎,學習方法等,學生普遍感到數學難學。當然,大多數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都可能適應數學的學習。但總有少數學生不能適應數學的教學要求,并且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幾次練習后,學生得不到與自己努力相對應的成功體驗,對數學課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信心。教師雖然多次強調數學的重要性,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性的教育,甚至幫助他們借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但學生數學學習參與意識仍不明顯。由此可見,解決學生數學學習的困難,固然需要教師的努力,但是學生自身所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性顯得更加重要,它是最終扭變學生數學學習不利的根本所在。所以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數學知識都是從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的信息反饋,通過反饋的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誠然,數學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學有動力,學有個性,學有發展才能有效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三、實現教師學生互動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保證
學科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記是我們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形象概括,數學教學情況也基本類似。以往教師往往對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研究不夠,學生數學學習主要是聽教師講和按教師的意圖去做,結果造成學生數學學習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很少有自主學習的可能,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最終導致學生越學越不愛學,教師越教越難教的狀況。師生互動顯然是解決數學教學中這種尷尬局面的有效方法。誠然,數學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備課環節和課堂教授中花足氣力,對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的思考。為此,教師不僅要認真研究教材,熟悉學生,從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課堂教學設計,包括怎樣引入課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怎樣提問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同時也要分析和預測學生在回答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又該做怎樣的應對等等。這意味著不但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具有較廣的知識面和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要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以便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及時調控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環節中必須精打細算,仔細思考,確保萬無一失;在課堂上要游刃有余,從容應對,誘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可以想象,只要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數學課堂氣氛就活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容易確立。
總之,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地把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并非知識的傳授者,有效致力于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把發展和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鐵芳.守望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張奠宙.數學的今天.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