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生
〔關鍵詞〕 青年教師;培養;原則
〔中圖分類號〕 G45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2(A)—0010—01
教師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主體,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青年教師是確保學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核心因素,他們的專業化成長對學校至關重要。因此,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既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落實學校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年教師是剛走上教學崗位的青年學子,他們知識新、觀念新、熱情高,但經歷少、經驗不足,對教育教學實踐過程還不十分熟悉,因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應充分考慮其自身特點,注意遵循以下原則。
一、師德、師風建設與業務能力提升相結合的原則
青年教師思想敏銳、積極熱情、充滿活力,但剛走上教師崗位,在思想、工作技能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學校必須注意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增強其事業心和責任感。就青年教師的作風而言,要注意規范教師行為習慣,促進青年教師順利完成角色轉換,走上健康發展道路。
青年教師因教育教學時間短,教學實踐經驗不足,所以要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讓他們盡快熟悉教育教學業務,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不可急于求成,而應循序漸進,
學校既要有提升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短期計劃,更要有長遠的培養教育目標。
二、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多的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的,青年教師閱歷淺、經驗少,實踐活動對其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作用非常大。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反思、總結、研究是促進其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學實踐反思是教師在原有經驗和教學實踐之后的個人感受,是建立在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之上,但更需要結合教育教學理論,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反思才能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沒有理論基礎和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這樣的總結反思是低效的,紙上談兵式的理論學習是空洞的、抽象的。培養青年教師需要把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這樣,才有利于教師正確解決遇到的問題,有助于教師以更高的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完善教學實踐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專業能力。
三、自主發展與合作提高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專業發展帶有明顯的個人特征,許多學者認為,自主發展是專業成長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自主發展是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許多青年教師雖然學歷相同,但個體特征和能力差異明顯,這種差異更多體現在多元智能的不同層面。這就需要青年教師結合自身特點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但同時還應認識到,教師雖然是生活于特定學校中的個體,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存在著某些共同的價值觀念、專業行為和習慣做法,每一個個體之間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有意識地構建教師專業群體,促進教師共同發展,不但會為青年教師提供融洽的氛圍,而且可以在教師專業互動過程中,促進教師專業共同發展。
四、正面激勵與問題評析相結合的原則
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時很難作出大的成績,但青年教師上進心強,沖勁足。所以,學校領導不能給青年教師提出過高的目標,這樣會挫傷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不能用評價骨干教師的標準來評價他們,這樣會降低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因此,在培養青年教師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肯定成績,采取各種辦法激勵他們不斷成長。如組織“教壇新秀”評選活動,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競賽等。學校要善于發現青年教師作出的成績,對努力上進的青年教師,要根據其特長適當加以培養,對群眾基礎較好、有培養前途、有真才實學的青年教師,要敢于重用,促進他們快速成長。
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各種問題,學校領導要肯定成績,但對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能漠視,對問題不能回避,要及時給他們指出來,但也不能因此而壓制青年教師,要及時評價和分析青年教師的發展現狀,從青年教師的“補短”取向(需要改進的地方)、“成長”取向(努力發展的方向)、“變革”取向(創新精神)、“問題”取向(缺點和不足)去評價和分析,指導和促進青年教師不斷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