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門、香港特約記者 王寧 孟嶼 戴平●本報記者 王躍西
●本報駐葡萄牙、比利時、加拿大記者 周亦思 李同舟 陶短房
20日是澳門回歸10周年的紀念日,近來中國連續高調宣布建設的“港珠澳大橋”以及同意把比澳門大的橫琴島作為澳門大學等產業的基地,這讓一直很少關注澳門的港臺和海外媒體也把對中國的目光移到了這個小地方。英國BBC駐香港記者驚奇地寫道,“如今香港輿論在經濟上已經在喊‘學澳門?!毙录悠隆堵摵显鐖蟆贩Q贊澳門依靠內地成為“經濟巨人”,同時擔憂澳門只是完全聽內地話的“政治侏儒”。許多人還一直擔心澳門賭業“一業為大”可能引發的危機。不過,旅居日本的華人專家庚欣說,“澳門確實面臨經濟多元化的轉型問題,但澳門不是一個單獨的經濟體。實際上,澳門折射的是中國的巨大吸引力。澳門放在世界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里,都不會有現在的發展?!?/p>
澳門被稱為“經濟巨人”
“一個50多萬人口的地區,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經濟體,人均GDP是亞洲第二,這是亞洲哪個地方?”從澳門移居回國十多年的葡萄牙居民伊文斯在回答《環球時報》駐當地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時,從卡塔爾等西亞石油小國猜到東南亞的新加坡和文萊。當聽到這個地方竟然是澳門時,怎么也不相信,她1999年移居回國前兩個月內曾連續發生6起槍擊案、1起爆炸案的澳門會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不僅是遠在歐洲的伊文斯女士對澳門感到驚奇,連近在咫尺的許多香港人也對澳門感到不適應。過去,香港人作老板,澳門人過來打工,現在卻時勢逆轉。近年,澳門頻頻有大型基建項目動工,建筑工人供不應求;而香港不少大型建筑因為反對派的種種阻擾而遲遲不能上馬,于是不少人過海到澳門打工。近年澳門特區不斷推出“派糖”——給市民提供經濟實惠的政策,包括給予澳門永久居民派發上萬元的現金補貼,這更讓許多人看得眼熱。英國BBC有關澳門回歸10周年報道的標題是:“今天的澳門,明天的香港?”文章稱,香港輿論近來在經濟上已經在喊“學澳門”。
“澳門競爭少、工作壓力低、福利高”吸引著入籍澳門的各國移民逐年增多。2001年時澳門僅30多萬人,現在已經54萬多人了,幾乎增加了一半人口。澳門越來越變成各國人都爭相涉足的寶地?!董h球時報》前駐澳門記者曾坤的一位廚師朋友曾做過世界首富蓋茨的主廚,他排隊等候澳門身份證已經等了兩年。
新加坡《聯合早報》13日也用“經濟巨人”來稱呼澳門這個面積僅有自己1/20的小地方。文章稱,澳門回歸前曾連續4年經濟負增長,回歸一年后,澳門的整體經濟就開始復蘇。近年來更保持連年兩位數增長勢頭。在2006年,澳門人均GDP更首次超越香港,2008年僅少于日本30多美元,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而社會上那些一度橫行的黑社會分子也“好像絕種了”。
葡萄牙人羨慕澳門有“靠山”
盡管海外一些媒體承認澳門的發展迅速,但仍有一些媒體對澳門習慣性地表示“擔憂”。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2月14日的評論稱,澳門經濟上完全依靠內地使其一直是一個“乖孩子”。葡萄牙議員庫迪尼奧對當地媒體稱,“盡管澳門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在社會事業上和人民自由權利上失去了機會”?!堵摵显鐖蟆芬卜Q,澳門在經濟方面求助中央,在政治上不追求與北京對抗的澳門模式。澳門的“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情況,仍然會持續一段日子。
不過,羨慕澳門“乖孩子”位置的也大有人在。早年曾參與建設澳門機場的葡萄牙一家工程企業的負責人若奧對《環球時報》記者稱,葡萄牙是個小國,人口也不過1000萬多一點,有一兩個大項目足以拉動經濟和就業了,但里斯本新機場項目拖延了數年都難以啟動。他說,現在的葡萄牙與澳門回歸前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澳門2000年到2008年間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了14%。目前葡萄牙已經成為“歐洲的窮國”,每年盡管靠從歐盟得到一些援助度日,但經濟增長率年均不足1%,失業率也居高不下。他說,澳門背靠著經濟發展迅速的中國內地,中國遲早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澳門的未來肯定也會有保障。他說不久后也想重回澳門看看有沒有機會。葡萄牙《公眾報》說,澳門已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雖然澳門的法律體系是葡萄牙確定的,但在應對這些問題上卻遠比葡萄牙做得好。
香港《亞洲周刊》資深評論員紀碩鳴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事實上,全球都知道澳門的發展與大陸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澳門在政治上‘乖孩子形象盡管受到一些質疑,但我認為,這是澳門保證社會穩定的一個標志。”紀碩鳴認為,澳門的親中勢力比較強,而且此前管轄澳門的葡萄牙當局比港英政府影響力小,這使澳門在政治上雜音少,更容易穩定。
澳門思索如何回報國家
博彩業一直是澳門內外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澳門經濟一方面主要受益于博彩業,但許多人也開始擔憂博彩業“一業獨大”給澳門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制約和影響。BBC稱,澳門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以單一的博彩業高速發展的基礎之上的,產業結構的單一化特征日趨突出。博彩業一方面為澳門財政提供了支撐,另一方面在客觀上削弱了發展非博彩業的動力,極大地擠壓了發展其他產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一業獨大”的博彩業幾乎吸盡了整個澳門社會資源。
一些學者指出,博彩業過速膨脹導致澳門經濟結構進一步單一化,變成只有龍頭而沒有龍身及龍尾行業,澳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令人懷疑。另外,賭權開放后病態賭徒顯著增加,負面影響逐漸擴散。賭博社區化,投注平民化,將來也會付出沉重的社會成本。
環球時報20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