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近幾天來,在泰國查獲的一架據稱裝載著40噸朝鮮軍火的伊爾-76運輸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多國否認與這起武器走私丑聞有牽連,飛機的歸屬和武器將運往哪個國家仍謎團重重。但有西方專家和媒體斷言,這一走私武器事件背后的黑手就是已經在泰國被關押了一年的俄羅斯軍火大亨維克多·布特。
今年42歲的布特可謂大名鼎鼎,他是俄羅斯的億萬富翁,也是國際刑事警察組織通緝的要犯,被認為是僅次于本·拉登的國際罪犯。英國前外交大臣彼得·海恩曾稱他為“禁運克星” 和“死亡商人”。據俄羅斯《獨立報》報道,布特18歲時參加了前蘇聯空軍,曾被派往非洲服役,最高曾任少校軍銜。不過,西方媒體稱布特是克格勃成員,他的岳父也是克格勃高官。蘇聯解體后,克格勃背景使布特進入軍火走私圈子。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了俄聯邦安全局(其前身即為克格勃)的否認。
蘇聯解體后,布特所在的部隊也被解散,1993年他在莫斯科創辦了泛航出口貨運公司。據報道,當年布特花了12萬美元買下3架退役的運輸機。不過,該公司當時除了布特外沒有其他投資人。一個26歲的年輕退役軍官當時怎么會有12萬美元的巨款,一直是個謎。
此后,布特公司的實力迅速擴大,其中許多生意都和非洲有關。這引起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的懷疑。1999年夏天,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剛果(金)、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等非洲戰亂地區的政府和民兵組織領導人進行電子監控后發現,這些人和布特來往密切,而他們所談大多與三件事有關:運輸機、鉆石和武器。布特在非洲的“朋友”很多。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年蒙博托政權被推翻,蒙博托倉皇出逃,乘坐的也是布特的飛機。布特做生意十分小心,他不停地更換自己和公司的地址。
“9·11”恐怖襲擊后,美國把注意力從非洲移開,暫時放松了對布特的監控。而隨著非洲局勢的緩和,布特在非洲不再能夠呼風喚雨,布特因此將目光投向了新的發財地——阿富汗,但這一下真正惹怒了美國,正式被國際刑警組織和多國通緝。2004年,美國財政部凍結了布特在美國的資產,2005年又凍結了與布特有牽連的30多家公司賬戶,據稱這些賬戶資產超過60億美元。
2008年3月,布特在泰國與客戶會面時被泰國逮捕。泰國媒體稱,這是美國情報人員設的套。布特被捕后,美國政府一直向泰國政府施壓,要求將其引渡到美國受審。而俄羅斯則要求泰國政府將其交給俄羅斯。今年8月,曼谷刑事法庭做出了美國對布特的指控依據不足的裁決,回絕了美國的引渡要求。
目前布特仍被關押在曼谷市郊的孔普雷中央監獄。16日,俄新社記者專門探訪了這位“軍火大亨”,并刊登了對他的專訪。布特稱他與在曼谷機場被扣的軍火飛機沒有任何關系,西方媒體的報道是“毫無根據的杜撰。”對于布特,俄羅斯國家杜馬此前曾通過自由民主黨日里諾夫斯基提交的一份聲明,要求政府保護作為俄公民的布特。聲明稱,布特事件存在政治動機,是為了指責俄羅斯支持國際恐怖組織,而這將嚴重損害俄的國際形象。▲
環球時報2009-12-18